第一财经■用时尚口罩换N95:美国设计师这样驰援医护( 二 )
接下来一周 , 纽约市所有医院将抵达收治病患的极限 , 医疗物资也极为紧缺 。 据美国广播公司新闻报道 , 美国目前大约有1300万个N95口罩库存 , 但未来半年 , 医疗系统的需求量多达10亿个 。
半个月前 , 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就向服装行业发出呼吁 , 希望服装从业者能开启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 。
第一个响应呼吁的 , 是年轻的美国设计师克里斯蒂安·西里亚诺(Christian Siriano) , “我有一个完整的缝纫团队 , 我们愿意在危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 这也会启发其他人提供服务 。 ”当他在推特上发布出自己设计的口罩 , 并开启工作坊式生产时 , 设计师麦克斯韦也紧随其后加入战疫 。
麦克斯韦在推特上写道:“为应对这场全球危机 , 我们已将创造力集中在制造个人防护装备上 。 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去研究合适的医用纺织品 , 并制造出医用防护服 。 现在 , 美国的医生和护士站在这场危机的最前线 , 作为设计师 , 能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急需物品 , 我深感自豪 。 ”
口罩“以旧换新”
西里亚诺经过研究与测试发现 , 设计师的小工作坊 , 仅能生产纯棉的、可清洗口罩 , 而无法应对医生、护士等直面病毒感染风险的群体 。
“我们无法生产医疗级的口罩 。 ”西里亚诺说 , 受到FDA法规和无菌生产线的限制 , 设计师们的口罩只能阻挡液体 , 但不能隔绝空气中潜在的传染性新冠病毒 。 他们深知 , 医护人员更需要的是N95口罩 , 但设计师无法在工作室制作这类需要特定设备、生产流程极为严苛的口罩 。
设计师迈克尔·科斯特洛(Michael Costello)在加入口罩制作阵营之后 , 努力尝试将口罩的级别提升到更高 。 这位曾为碧昂丝、詹妮弗·洛佩兹和玛丽亚·凯莉等女明星设计服饰的设计师说 , “我们已经连续工作了24个小时 , 几乎是粘在缝纫机上 , 希望制造出合适的口罩 。 ”
他们正在洛杉矶的工作室研发 , 尽力生产出具备手术级别的口罩 , 这将有助于防止感染病毒 。 “我们不会出售任何口罩 , 而是将其赠送给所有急救人员和医院和医疗机构 。 ”科斯特洛说 。
对于那些只能制造出供低风险人群使用口罩的设计师来说 , 他们的长处在于 , 工作室里有大量剩余的漂亮物料 , 可以缝制出更加时尚耐用的普通口罩 。
于是 , 美国设计师佩尔·莫斯(Pyer Moss)又搭建了诸如Mask a Hero的交换平台 , 以工作室作为捐赠中心 , 向社会收集N95口罩 。 设计师们倡导民众前来交换 , 如果人们捐出N95口罩或其他医疗物资 , 就能换走设计师用高级成衣剩余布料制作的“时尚口罩” 。
“对于普通人来说 , 抗疫就是尽可能地待在家里 。 尽可能捐出你的N95 , 换走一个更时尚的纯棉口罩 。 ”设计师呼吁 , 尽管以他们个人的绵薄之力 , 无法生产更专业的口罩 , 但“以旧换新”的计划 , 能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医疗系统对口罩等物资的需求 。
转型与自救
路透社3月23日的报道称 , 奢侈品牌巴黎世家和YSL终于获准开始生产口罩了 。
法国奢侈品集团开云旗下的巴黎世家、YSL等奢侈品牌在承诺“对员工采取最严格的健康保护措施”前提下 , 已经通过法国有关部门的审核 , 开启了大规模口罩生产 。
【第一财经■用时尚口罩换N95:美国设计师这样驰援医护】迪奥与纪梵希都改建了工厂以制造消毒洗手液 。 古驰则在等待批准的过程中 , 期待能在未来几周生产110万个口罩和55000套医用防护服 。
路易威登的母公司、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时尚集团LVMH早已宣布 , 他们将香水制造工厂改建 , 用以生产大量洗手液免费提供给法国 , 并从中国订购4000万只口罩 , 以协助法国医疗系统抗击冠状病毒 。
在英国 , 巴宝莉将其位于约克郡的风衣工厂改建 , 为英国医院的患者生产非手术服和口罩 。 普拉达在意大利蒙托内的工厂 , 现在则用于制造11万个口罩和8万件防护服 , 这些医疗物资将捐赠给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医院 。
推荐阅读
- 『天气早知道』快讯:日播时尚涨停 报于10.21元
- 【青岛】150名“学员”线下报到第一天,体悟实训踏上新征程
- 『追剧小能手』多家期货公司发布称 完成文华财经升级改造
- 乐居财经@龙湖集团获美贤国际增持420万股 涉资1.53亿港元
- 『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疫情之下,中国一季度经济怎么样?一张图,2分钟迅速了解
- 『美好,一直在身边』西部建设2020年第一季度混凝土签约量1288.10万方 同比减少47.72%
- 「乐居财经」中国奥园供应链ABS及ABN成功发行
- 老赖@花呗5年借出3000亿后,第一批老赖现状如何?网友:马云好手段!
- ■中国“天下第一村”破产了,负债超400亿,想当年人人住别墅开豪车
- 【新世代财经】金融科技持续提速 地方政府和国有大行不断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