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来直播」姿正腔媛三人谈|直播带货:一阵“风”还是新“风口”?( 二 )


期待更多不带货的直播间
颜云霞
“不带货的都不是好主播 。 ”随着李佳琦、薇娅等主播的蹿红 , “直播=带货”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 这背后 , 有流量变现的商业冲动 , 有基于情感的粉丝营销 , 也有符号消费的身份认同 。 但是 , 直播所能承载的内容难道仅仅只是带货吗?直播的终极意义难道只是将社交互动转换为货币吗? 答案显然不是 。 我们看到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线讲解法考知识要点 , 短短几日 , 仅仅发布5个视频 , 就收获了200多万粉丝;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 , 只在自家客厅用手机直播、用平板呈现文物照片 , 一场直播观看量达30多万 , 点赞数超过340万;百度百科启动直播项目《行走的文明》 , 第一期西班牙文森之家上线的1个小时直播中 , 就带来了4倍于诺坎普球场的单日客流量 , 40余万人在线“硬核云游”……在娱乐猎奇和剁手欲望之外 , 我们还有对信息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 。 直播这个载体 , 可以注入电商基因完成带货任务 , 可以只图一夜爆红打造网红秀场 , 也可以将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用户 。网络直播 , 是一种在场的表演 , 也是一种在场的陪伴 。 疫情期间 , 从全国网友在线“监工” , 看火神山医院建设实时直播 , 到淘宝直播带着用户前往久违的秀水街、3.3大厦、朝阳大悦城、合生汇、国贸商城等12家商场“云逛街” , 再到百度APP举办“英雄武汉 , 依然花开”直播活动 , 三千万人次“云赏樱”……这些不带货的直播间 , 为用户营造了一种群体感、陪伴感 , 疏解了情绪、安慰了心灵 。 可以预见 , 直播从娱乐化、流量化、功能化向内容化演变是一个趋势 , 这个内容与知识有关 , 更与价值有关 。 这种直播形态的变化 , 给行业带来的应该是更多想象的空间 , 给社会带来的应该是更多积极的影响 。所谓“万物皆可播” , 直播的内容远远不止带货 , 能够在直播中引发用户兴趣的也远远不止“OMG , 买TA” 。 我们期待更多不带货的直播间 , 这些直播间里有内涵、有质感 , 更有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社交初衷 。 毕竟 , 基于信任和交互的直播带货 , 偶尔甚至是经常性地会“翻车”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