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火雷兄弟”致敬 揭秘“两山”建设背后的故事( 三 )


采访人员: 您说他们是为了什么?
陈卫国: 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想着救人 , 要救命 , 大家都指望着医院 , 要是不能如期建成 , 不是就掉链子了吗?
从建设到维保 掉了10多斤 “看到病人出院 就觉得自己值了”
因为是传染病医院 , 两座医院收治病人后 , 病区水电气等系统的运行维修保障成了比施工更为艰巨的任务 。 小到空调调温、电视换台、龙头漏水 , 大到新风系统故障 , 接到任务安排 , 维保队员必须第一时间进入病区工作 。 因此 , 维保人员成为除医护人员、住院患者之外 , 进入“红区”频次最高的群体 。 高峰期 , 有494名维保人员在“两山”医院一线 , 全天候响应院方和医护人员的需求 。 最多时每天完成600余项维保事项 , 确保医院正常运转 。
向“火雷兄弟”致敬 揭秘“两山”建设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来自湖北十堰的30岁小伙儿徐飞 , 从建设到参与维保工作 , 已经在武汉坚守了60多天 。 大年初一 , 刚刚到家3天 , 他就接到返岗通知 。 和家人告别后 , 凭借手机上中建三局开具的电子通行证 , 徐飞驾车四个多小时 , 到达已经“封城”的武汉 , 直奔火神山工程现场 。 当时给徐飞的任务就是去加工厂生产暖通风管 , 他召集以前一起工作的工友用三天的时间赶制出火神山医院所需要的暖通风管 , 第一时间赶到了火神山医院工地进行吊装 , 之后去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 。 雷神山医院工程收尾时 , 徐飞和手下十几名工人选择继续留下参与维保 。
向“火雷兄弟”致敬 揭秘“两山”建设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徐飞: 我们其实每天都很累 , 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 我来的这段时间瘦了十多斤 , 虽然公司给我们定了酒店 , 但我们加班后基本都不会回去 , 就在车上休息 , 想着赶紧把事情做出来 , 让这件事情尽量往前赶 , 时间不等人 。
采访人员: 维保的时候你都做过什么?
向“火雷兄弟”致敬 揭秘“两山”建设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徐飞: 室外风机里面的滤芯全部更换 , 这就相当于站在病毒口 , 比跟病人近距离接触还要凶险 。 但是现在想一想 , 看着每天都有出院病人 , 感觉自己做这么多也值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