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程 硕作(新华社发)
最近 , 两起有关数据安全的事件引发关注 。工信部近日就新浪微博App(手机应用程序)数据泄露问题 , 对其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询约谈 。新浪微博回应称 , 已采取了升级接口安全策略等措施 , 后续将落实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 , 切实做好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此前 , 为线上商户提供营销服务的微盟发生业务数据丢失事故 , 给企业和商户造成严重影响 。
数据安全保护事关每位公民的合法权益 , 也事关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大局 。在大数据时代 , 如何增强人们的数据“安全感”?
谁动了“你”的数据?
当用户注册某个手机软件时 , 会弹出要求用户授权通讯录、麦克风、地理位置各类信息权限的条款;在街边或商场的促销活动上 , 商家招揽顾客扫码免费领取奖品;在商场等公共场所 , 看到来历不明的免费无线网络 , 一些人会不加考虑地连接上网……日常生活中 , 人们经常遇见这样的场景 。不经意间 , 个人的数据信息面临着被直接或间接“窃取”的风险 。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 各种数据化信息被快速生产、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 , 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 。
【##数据安全也要加把“保护锁”】当今社会 , 数据被视为一种新型资源 。通过对收集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 企业能根据客户的地域、类别、喜好、社交需求等个人信息 , 综合判断用户的消费需求 , 更加精准地“推销”产品 , 谋划产业布局 。
大数据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 , 也带来了新挑战 , 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突出 , 隐患不小 。一旦数据泄露或者被滥用 , 骚扰电话、网络诈骗等也可以由“误打误撞”变为“精准定制” 。
守住数据安全“红线”
“数据安全问题处理得好坏 , 直接影响到个人隐私甚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 这是数字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辛阳指出 。
在大数据时代 , 信息所具有的商业价值日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巨资收集、整理和挖掘信息 。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 , 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
2019年1月至12月 , 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 。2019年12月30日 , 四部门联合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 , 将31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进行了分类认定 , 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划定用户数据安全保护的“红线” 。
业内人士指出 , 大数据采集要遵循三个原则:合法原则 , 即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正当原则 , 即不得以欺骗、误导、强迫、违约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必要原则 , 即满足信息主体授权目的所需的最少个人信息类型和数量 。
合力强化数据“安全感”
近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 强调进一步强化5G网络数据安全保护 , 指出要围绕典型应用场景 , 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要合理划分网络运营商、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各方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责任等 。
5G时代到来 , 数据安全保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各方应加强合力 , 让非法收集、滥用数据的“灰色空间”越来越小 , 让用户的数据安全感越来越实 。
近年来 , 中国不断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2017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 , 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专门要求;2018年5月1日 ,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2019年5月 , 国家网信办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