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不吃草』羁縻制度折射出的辽金之争:契丹究竟因何而亡?( 二 )


时东北诸夷皆服属 , 唯渤海未服 。 太祖谋南征 , 恐渤海掎其后 , 乃先举兵击渤海之辽东 。
——《契丹国志》卷一
『小哥不吃草』羁縻制度折射出的辽金之争:契丹究竟因何而亡?
文章图片
画虎已成:复刻版羁縻政策
客观的说 , 契丹人选择进攻渤海国能够反映出的是其自建国伊始 , 便深受汉化的影响 , 在"夷入夏则夏"的理念支配下 , 辽王朝将自己同样视为拥有东亚法理统治权的正统帝国 。 如果说对于南方的汉人政权还可以用南北朝并立的历史传统加以自我麻醉的话 , 那么周边由其他民族所建立的多个割据小政权便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 规模比较小的部落还可以加以笼络 , 而像渤海国这种业已成型并且统治了数百年拥有完备的国家体系和文化传承的区域性强国则是必须剪除的目标 。
因而终辽太祖和太宗两代 , 辽王朝的重点就是彻底消灭渤海国 , 使它不能够在威胁到辽王朝的国家安全 , 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要借由吸纳渤海国的人口来进行辽王朝本国的人口补充 , 毕竟当中原地区出现了新兴的统一政权宋王朝时 , 契丹人的掠夺和扩张计划彻底停滞 , "堤外损失堤内补" , 相对汉人 , 至少在辽王朝的统治者眼中 , 作为跟契丹人亲缘关系更近的女真人似乎更加容易管理 。
于是在灭亡了渤海国后 , 辽国再次从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手中取经 , 将其用于对付边境异民族的法宝"羁縻政策"拿出来活学活用 , 首先是将全体女真人分为两部 , 种群和人口数量较多 , 且总体比较发达的被称为"熟女真" , 而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还停留在奴隶制部落的女真人被称为"生女真":
『小哥不吃草』羁縻制度折射出的辽金之争:契丹究竟因何而亡?
文章图片
"其南者籍契丹 , 号熟女真;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 , 号生女真 。 "
——《金史》
有了分治 , 接下来就是人为设置阶级障碍 , 契丹人将主体为粟末靺鞨和黑水上层的熟女真大规模迁徙到契丹境内 , 将之编入契丹本国的户籍中 , 直接视为契丹国民统治;而黑水中位于中下层的生女真则被契丹人当做羁縻中的外藩对待 , 并不加以直接的行政规划 , 而是放任他们自治 , 只是定期加以视察和征收贡品 , 确保名义上的宗主权:
阿保机虑女真为患 , 乃诱其强宗大姓数千户 , 移置辽阳之南 , 以分其势 , 使不得相通 。
——《北风扬沙录》
严格意义上将 , 契丹人的模仿并不能算错 , 而且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作用 , 实际上在辽王朝的前期和中期 , 生女真问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辽王朝的外患 , 相反 , 同样属于异民族的契丹人对于女真人的管理要比中原汉族统治者对于边境上异民族的管理更加具备优势 , 既能够将羁縻政策中分而治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 同时也能够利用武力上的压制将生女真的零星反抗及时扑灭 , 而且大批接受过契丹本土内教育和同化熟女真在洗脑后又被任命为各个地区女真部落的节度使 , 确保了中上层的控制权永远游刃有余的掌握在契丹人手中 , 几乎已经做到了万无一失 。 然而 , 契丹人并没有听说过一句话 , 坚固的堡垒永远是从内部攻破的 。 反类犬乎:贡品掠夺背后的辽金相斗
从辽王朝统治的中期开始 , 契丹人对于生女真的统治开始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偏差 , 具体的表现就是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掠夺 , 掠夺对象以东珠和海东青为主 。 所谓东珠 , 指的是形状大小一致且色泽圆润的大型珍珠 , 因为数量稀少且只产于东北而成为珍贵的宝物;而海东青则是一种以凶猛和敏捷著称的猛禽 , 游牧民族出身的契丹人在行猎时常将海东青作为重要的帮手使用 。 本来生女真将此两者作为进献给辽国的贡品 , 类似于"花钱买个平安" , 而辽国收下后也就心照不寻的接受了女真人的自主权 , 两者相安无事 , 倒也轻松 , 可是随着辽国跟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 , 国势承平日久 , 对于奢侈品和嗜好品的需求越发庞大 , 同时拥有两者的生女真自然而然也就遭了秧 , 被辽国拼命的压榨 , 最终生女真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忍无可忍 , 发动了反辽暴动 , 一举推翻了曾经称霸一时的辽王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