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一直在身边」千亿“墓”后生意:云祭祀火了,但大多创业者倒在了A轮前( 二 )


3月14日 , 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 , 倡导各地充分利用殡葬服务在线平台 , 开发推广网上祭扫、预约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 , 远程祭扫渐渐走入大众视野 。
为了方便大家云祭拜 , 涌现出了很多平台 。 如「云祭祀」只需微信关注公众号 。 就可以为逝去的亲友 , 免费创建一个永久留存的烛光纪念馆 , 以便所有亲朋好友共同怀念与祈福 。 据其官网显示 , 截至目前已经祈福1.3亿多次 。
宇捷东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开发了多个“云祭扫”产品 。 公司负责人贺伟表示 , 大众对远程祭扫接受度明显提高 , 远程祭扫不应只停留在敬献虚拟物品上 。 “后人可以将逝者生平事迹写在虚拟空间 , 让逝者生平事迹及精神文化得以留存 , 也可以让后世亲人看到 , 这样的纪念方式意义更大于传统祭扫仪式 。 ”
万佛华侨陵园自2002年开始就有了网上祭奠栏目 , 已开通建立了8000余位逝者的网上纪念馆 , 排名靠前的网上纪念馆累计访问量都在千万级别 。 据介绍 , 有建馆需求的客户 , 可以打电话向陵园申请 , 陵园将通过电话沟通、微信验证、快速建馆的模式 , 最快当天就能开通网上纪念馆 。
据企查查据显示 , 目前全国共有从事网络祭祀相关企业60家 , 仅2019年就新增网络祭祀相关企业19家 , 占企业总数的31.7% 。 全国网络祭祀相关企业中注册地在广东省的数量居首位 , 共16家 , 湖北省和福建省分别以9家和5家数量居第二、三 。
云祭祀外 , 八宝山革命公墓除了代祭服务外还推出智能咨询服务 , 由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相关业务解答 , 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 智能机器人叫“小安” , 可以回答关于骨灰寄存、查询逝者信息等几十个业务问题 。
据了解 , 今后北京市网络云祭扫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公众的更多需求 。 2020年清明期间 , 部分陵园、骨灰堂等还将开通网络直播 , 向逝者家属展示祭扫现场详情 。 直播中 , 家属也可以留言祭奠 , 或可将录播分享给家人和远在异地的亲属 , 共同思念缅怀 。
千亿市场 , 创业却多倒于A轮前
毫无疑问 , 殡葬业是一门高利润的生意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预计 , 2020年中国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5000亿元左右 。 而中国殡葬协会更是曾预测 , 2020年中国殡葬业消费额将高达6000亿元 , 到2023年会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 。
目前为止 , 中国的殡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 , 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没殡葬市场化 , 行业整合空间和商机非巨大 。 而这些“墓”后生意毛利极高 , 也引得资本追捧 。
2014年11月 , 福寿园(01448)以2.793亿元收购了辽宁观陵山艺术园林公墓有限公司70%的股权 , 该陵园面积为5000亩 。 虽然福寿园在港股上市 , 但其业务一直根植于大陆 , 此前还获得了王思聪的普思资本的青睐 。
如今福寿园是中国最大的殡葬服务提供商 , 其2019年的业绩报告显示 , 公司年度收益总额约人民币18.5亿元 , 与上年度比较增加约12.1% 。 实现净利润人民币7.35亿元 。
「美好,一直在身边」千亿“墓”后生意:云祭祀火了,但大多创业者倒在了A轮前
本文插图

企查查数据显示 , 全国祭祀用品与服务相关的企业一共有7604家 , 从地区分布来看 , 云南省的相关企业数量最多 , 共1125家 , 占相关企业总数的14.8% 。 湖南省和广西省的相关企业数量次之 , 分别为772家和534家 。
殡葬业虽然收到了追捧 , 但因集中度不高 , 流程繁琐、供应商散乱、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 互联网殡葬创业者发展波折不断 , 多数倒在了A轮前:如上线近4年 , 曾试图打破传统殡葬业的“互联网+”殡葬平台“彼岸”因成本高、收益差2017年被迫关门;墓地团购公司“恩雪天使”后来也悄然关门 , 还有殡葬电商品牌“恩华情” ,因运营成本猛增而线上业务拓展迟迟不见突破也倒闭了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