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案]陈满这一年:迷恋“互联网创业”,称亲友“不懂”觉得孤独( 四 )


对陈满的创业热情 , 王福军直接泼冷水 。 “你现在出来跟这个社会已经脱节了 , 别去搞什么投资 , 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知识结构都不够 。 实在想投资 , 可以在绵竹找个好一点的商铺嘛 。 ”
每次朋友们劝陈满别创业 , 陈满也不生气 , 只说“你们不懂” 。
去年上半年 , 陈满还常去王万琼的办公室坐 , 偶尔给王送些小礼物 。 “这个包就是他给我买的 。 ”王万琼指着办公桌上的一个手提包说 。 “去年下半年后突然就不跟我联系了 , 我自己也挺忙的 , 也就顾不上他 。 ”
直到去年冬天 , 陈满和刘应奇在茶馆聊天 , 才说起自己有两项投资:一是拿了直销证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是维卡币 。 刘应奇下意识地翻手机 , 想在网页搜索栏输入“维卡币” 。 陈满忙说 , “不准看!网上全是负面的东西 , 不要信 。 ”
陈满告诉刘应奇 , 自己没投多少钱 , 还说在投资中赚了几万块 。 刘应奇则说 , “人家是撒窝子(采访人员注:指钓鱼前往水中撒入鱼铒 , 用来引诱鱼) , 骗你之前喂你一些钱 。 ”
为了生物科技公司的项目 , 陈满在老城区的一个住宅楼租了两百多平米的房子 , 月租一千多 。 他去家居店买了一套桌子、一个大班椅、两张床 , 选的是最便宜的价位 。
刘应奇的妻子也成了陈满的推销对象 。 陈满让她投资公司的女性保养品 , “入会费三千 , 现在入会 , 以后买公司的产品打六折 。 现在给不起钱我帮你垫 。 ”
“不是钱的问题 , 我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 , 也不了解 。 ”刘的妻子说 。
2017年春节前 , 陈满要去三圣乡参加“四川开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会 。 陈忆不同意 , 两人还吵了一架 。 但那时陈忆并不知道陈满投资的具体情况 。
“家里人也不是在商道上跑 , 对这个东西不是很了解 。 我母亲这么大年龄了 , 跟她说这些东西 , 不是增加她心理负担吗 , 不懂就肯定担心了对不对?”陈满对****说 。
王福军是和陈满一起在商道上跑过的朋友 。 1988年 , 海南被确定为经济特区 。 那年 , 陈满办了停薪留职 , 和王福军等8个人去闯海南 。
“大家都年轻过 。 ”王福军说 。 他在上世纪80年代曾和陈满一样是文艺青年 , 又在“中国最后一个经济特区”被确立时想要“赶上这最后一班车” 。
只是在1992年 , 陈满和朋友不同步了 。 经历了23年的冤狱后 , 陈满说 , 想要找回失去的时光 。 彼时 , 曾经一起“文艺”、一起闯荡的朋友们不赞成他创业 。 如今 , 他们都在力劝他退出维卡币的投资 。
2月26日 , 陈满的母亲给王万琼打了电话 。 王劝陈满的家人报警 , 陈母说 , 比起钱 , 她更担心这个事给陈满的心理造成伤害 。
王万琼理解陈母的心情 , “陈满的成功对她来说不重要的 , 她只希望陈满平平安安过日子 。 ”
陈满并非不知道亲友关心他 , 他只是觉得亲友都“不懂” , “郭姐”们懂 。
“是不是觉得大家都不理解你 , 觉得孤独?”
陈满回答得没有丝毫迟疑 , “肯定 , 这个肯定是 。 ”(本文来自****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