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情报错得不能再错了 毛泽东却打了一生中最得意之战( 二 )


毛泽东@情报错得不能再错了 毛泽东却打了一生中最得意之战
文章图片

更严重的是 , 红军从俘虏的番号中发现原来的情报有误 , 川军不是4个团6000多人 , 实为6个团万余人 , 还有后续部队 , 且装备精良 , 战斗力很强 。 据当年在军委总部任作战参谋的孔石泉同志回忆:“我们在土城那一仗没有打好 , 因为对敌人估计不足 。 敌人的发报我们收到了 , 但把‘旅’翻译成了‘团’ , 因此估计敌人是两个团的兵力 。 如果知道是旅就不会打的 。 以后伤亡很大 , 不能不走了 , 是我们自己撤退的 , 只打了个击溃战 。 ”
对于此事 ,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有过这样的评价:“毛和他的部下意识到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战斗 。 敌人并不是不堪一击的黔军 , 而是驻守宜宾的川军总司令刘湘手下的精锐部队 , 前线指挥官是外号叫‘熊猫’的郭勋祺 。 ”敌人的兵力总数“至少1万人 , 而且训练有素 , 纪律严明 , 指挥有方 。 毛因失算使红军遇上了长征中最关键的一次战斗 。 他得到的情报错得不能再错了 。 ”
毛泽东@情报错得不能再错了 毛泽东却打了一生中最得意之战
文章图片

“旅”和“团”一字之差的情报失误 , 让毛泽东痛心疾首、刻骨铭心 , 但从来都不墨守成规的他迅速从不利战局中寻找有利因素 , 急令红1军团红2师火速返回增援 , 以求变被动为主动 。 在增援部队尚未赶到的两三个小时内 , 敌军的反攻更加凶猛 , 阵地一度被攻破 。 敌人抢占部分山头后 , 步步进逼 , 甚至打到了位于大埂上东南方向一个叫“漏风垭”的地方 , 而那正是中革军委指挥部前沿 。 山后就是赤水河 , 无险可守 , 战局于我十分不利 。 在这紧急关头 , 毛泽东果断命令陈赓、宋任穷率军委纵队干部团发起反冲锋 。 临危受命的干部团猛打猛冲 , 打得敌人失了神 , 连滚带爬地溃退下去 。 毛泽东在白马山上用望远镜看到这个情景 , 兴奋地对身边人员说:“打得好!打得好!陈赓行 , 可以当军长 。 ”
毛泽东@情报错得不能再错了 毛泽东却打了一生中最得意之战
文章图片

红2师返回后 , 中革军委认真分析了形势 , 重新调整了进攻部署 , 决定再次向青杠坡敌军发起总攻 。 战事危急 , 朱德总司令亲临前线统一指挥 , 指战员备受鼓舞 , 士气大增 。 下午2点 , 总攻开始 , 一场殊死搏斗在青杠坡山梁及两翼峡谷展开 。 红2师担任正面作战 , 主攻青杠坡山腰川军指挥所永安寺 。 川军凭借有利地形 , 布置了3层防卫火力 , 红军多次进攻都未能奏效 。 红2师从两翼发起猛烈攻击 , 正面佯作后退之势 , 诱敌转向两侧防卫 。 红2师5团突击队一跃而起 , 直扑永安寺 , 经一场白刃战 , 终于将永安寺占领 。
此时 , 大量占据着临时工事的敌军依然负隅顽抗 , 且敌后援部队独立第3旅迅速增援上来 , 教导师第2旅由古蔺向土城方面迂回堵截 , 赤水的第5师2个旅及第1师第3旅第7团也从西北向红军侧后攻击 , 其余增援部队还源源而至 。 当晚 , 毛泽东提议召集中央政治局几个领导人开会 。 会议根据各路国民党军正汇集而来进行围堵的新情况 , 判明原定在这里北渡长江的计划已不能实现 , 决定迅速撤出战斗 , 西渡赤水 , 向川南古蔺、叙永地区转移 。
毛泽东@情报错得不能再错了 毛泽东却打了一生中最得意之战
文章图片

1月29日 , 红军在土城、猿猴两地一渡赤水 , 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 。 继而放弃了北渡长江的计划 , 迅速转向川滇黔三省边境国民党军设防空虚的云南扎西地区集结 , 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 毛泽东以一当十 , 声东击西 , 瞒天过海 , 导演出一部“四渡赤水”的千古绝唱 , 写下了自己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 创造出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