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输入量很大但输出乏力

如果这种喜好让你在世界上和人相处时感到痛苦,那么我建议:1)换一种喜好和人交流;或者2)换一个地方的人交流;或者3)不跟人交流。喜好可以是自我的,不是非要和人交流的。
■网友的回复
除了看原作品后,自己要有方向的总结,而且要看更多看别人的观点和评价,然后思考后衍生出自己的看法论点,评论,这样你就能吹牛b了,如果需要正式演讲分享,要更多的针对一个论点做透!更多的是别人吹牛b,你也吹牛b,不怕说出错,就怕你不说!
■网友的回复
为何输入量很大但输出乏力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这话听起来很熟悉吧。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是习以为常,就越有可能产生“认知疲劳”,从而导致放弃深入思考的机会。
于是,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很多热衷于学习写作的朋友,一边赛跑似地读书,一边挤牙膏似地写作。结果,搞得自己有些赶场似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这是为什么?
对写作来说,阅读只是输入的一种方式。输入的方式还包括日常生活的观察、欣赏、交流和外出游历等多种。
同时,如果我们对输入和输出的中间环节,关注得太少,就会导致重两头,轻中间。事实上,输入和输出能顺利且高效连通的关键,是中间环节畅通无阻。
做饭,有三个环节。第一,找到米;第二,把米放到锅里煮;第三,米变成饭。
米变成饭的关键,在于“放到锅里煮”这一步。煮的过程和方式有差异,就会导致米饭结果不一样。煮的时间不够,饭是生的;时间太长,可能会焦;放在竹筒里煮,就成了竹筒饭。
打通写作“输入”和“输出”的中间环节是什么呢?
是大脑的加工过程,包括感性加工和理性加工。如果急急忙忙去读书,风风火火来写文,忽视了“加工”,结果就可能惨不忍睹。
1.感性加工
输入这一步,除了书籍资料阅读,其实还可以是观赏、观察、游历,或者体验生活、工作。我们不妨把这些都广义理解为“阅读”。读书,读人,读影视,读生活,读世界。
先来说说对外在世界的“感性加工”。
(1)感受、体验
什么是感受、体验?简单说,就是调动自身的感官和情绪,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某种反应。
举例来说,当美女或者帅哥从眼前走过,我们会觉得眼前一亮,继而情不自禁地发出“好美”或者“好帅”的赞叹。内心伴随着产生愉悦的情绪。
这其实就是一种感性加工。是大脑对外部世界印象的情绪化处理。其中包含两大因素:外在事物和人的情绪、情感,它们有机融合。
作家和普通人的感受、体验不一样,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同样的事物情绪、情感反应强烈程度有别。
作家郭敬明讲述2003年之后没再出散文集的原因,“散文讲述的是作者最私密的情感体验,我害怕别人非常了解我,也害怕别人过多地走进我内心的生活。《愿风裁尘》的出版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范仲淹《苏幕遮》有这样一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是基于他对羁旅行驿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难怪,“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晞文《对床夜语》)的确是有道理的。
俗世凡尘,社会现实,往往会将我们本来敏感的心打磨得老茧重重,导致情绪、情感体验不再鲜明独特。
多读名著,有意调动全身心去感受生活,这是提高我们大脑感性加工能力的好途径。
【为何输入量很大但输出乏力】 (2)想象、联想
连接输入和输出,想象和联想也是经常出现在写作整个环节中的。
简单说,就是由此及彼地想到相关事物或形象(甚至是全新形象)。
李白的诗歌,《秋浦歌》(其一):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由眼前的白发想到“秋霜”,这就是想象。通过想象,诗人将自己的白发与“秋霜”联系在了一起,突出了愁情。
此类想象的出现,可能出现在“输入”时,也可能出现在“输出”时。
写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实是想象和联想能力在起作用。例如,这湖面静得如同镜子。就是由眼前的湖面联想到了镜子。一实一虚,多有意思!
如果不能运用想象和联想,就无法将“输入”的内容写得生动有趣,同时思路也会狭窄逼仄。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其实,也在启示我们善用想象和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摇曳多姿。
2.理性加工
与感性加工相对应,写作还需要大脑执行理性加工的职能。
感性加工,好比是热恋中的男女互相有了好感,相依相恋;理性加工则是男女恋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就要冷静思考,客观分析,考察对方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以及如何组建家庭。
(1)分析
如同可以把苹果分为大小、形状、颜色、品种、甜度、产地等不同方面来认识,分析就是指对事物的方面、层次、属性、结构等分解开来考察研究。
作者为了反应事物的本质,揭示真相,必然要学会分析。否则,一堆材料,真伪难辨,黑白不分,就无法写成有价值的文章了。
沈从文创作《边城》时,曾说:“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边城》之所以要描写真善美的湘西小镇,是因为作家对当时社会的变化发展有自己独立的分析。认为要用淳朴的人性美来“对抗”现实中人的麻木与丑恶。
在自媒体写作中,分析的思维方法,更要发挥出其作用了。如读者需求是什么,阅读习惯有什么特点,同类文章有哪些写法等等,都离不开分析。
(2)综合
与分析过程相反是,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要素、层次、环节等联结在一起,获得一个统一的认识或印象。
以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为例。孙悟空这一形象就综合了动物性、人性和神性为一体。
首先,孙悟空顽皮、机灵,这是猴子的特点;其次,他对师傅忠心耿耿,对妖怪嫉恶如仇,这是人的特点;最后,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这又是神的特点。
你看,孙悟空是不是作者综合能力的极好提现呢?
其实,非文学类的作品,也会用到综合的思维加工能力。
比如,一篇干货类的文章,同样要综合各种知识和素材为一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帮助读者最大限度提高认知效率。
(3)再造
在写作中,把分析和综合统一起来,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或者思维结晶,这就是再造。
举例来说,白居易《忆江南 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你看,白居易曾经在杭州任刺史。他对江南,尤其是杭州一往情深。
从词作来看,他挑选了江花、江水、山寺、桂子、潮水、吴酒、吴娃(美女)等事物,作为描写对象。这其实隐含了对江南印象的分析过程;其次,他又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重新组合成新的江南意象,这就是综合。
整三首词既是对江南的回忆,又不是简单重复江南印象,而是一种艺术再造了。
鲁迅先生说过,他在塑造人物中采取“杂取种种,合为一个”的方法,“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但这不意味着胡乱杂取;相反,所取的确有价值与有特色的东西。
为了作品表达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种各样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将其有机地聚合到要塑造的一个文学人物的身上,这也是再造。
好比是孩子们搭积木。每一块积木虽然取自积木块,但根据孩子的想象和创造组合起来,却是全新的作品,全新的样子了。可以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对中间环节强化关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打通“输入”到“输出”的写作路径。
不妨根据上述内容,做一次写作过程复盘吧。
■网友的回复
学习有以下五个环节: 获取; 理解; 拓展; 纠错; 应用; 个人在这几个环节上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个人来说,我在获取,理解两个环节上相当突出,但是在应用环节表现较差。 我的体验就是看一本书时速度很快而且流畅几乎无停顿,没有理解障碍。 但是看完之后,大脑里留存的大多是具体细微的知识点和感受,但是知识框架相当模糊。 如果问我,我可以回答,但是自己说就无话可说。 学习语言的时候,听力和阅读是输入,口语和写作是输出。 听力阅读几乎无障碍,但是口语写作时很难应用一些词汇和短语。其实说白了,输入是被动,输出是主动。 解决方法,我想就是锻炼。 1.获取知识之后,回想或者复述你得到的东西。 2.有意识的进行联想,唤醒脑海里相关的知识。 3.多讨论,多交流。与朋友,或者在或者论坛上更积极踊跃。4、尝试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一个问题翻阅资料,整理思路的时候,就是知识升华的过程
■网友的回复
厚积薄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