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特别国债:时隔13年重启发行 规模有望达万亿级( 二 )





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也分析指出 , 疫情冲击之下 , 年内保GDP翻番的数量目标既没有可行性 , 也没有必要性 , 但促进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就业大局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仍是政策应坚守的底线 , 适时的政策储备仍有较大必要性 。 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尤其是中央杠杆率仍有空间 , 地方专项债、政策性金融等工具较为充足 。 但特别国债具有诸多优势 , 包括针对特定用途而发行 , 更加契合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目标;只需人大常委会审议 , 更加有利于相机决策;为中央政府加杠杆的直接手段 , 可避免地方政府债务过快上升;用途更加灵活 。 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之下 , 适时、适度重启特别国债的发行有一定必要性 。



冯琳则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从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及宏观政策配置角度分析 , 下一步政策应对或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 , 货币政策将主要发挥配合保障作用 。 受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影响 , 当前财政减收压力较大 。 这样来看 , 为支持财政政策发力 , 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开拓资金来源 , 其中发行指定用途的特别国债顺理成章 , 符合市场广泛预期 。 此外 , 特别国债发行主体为中央政府 , 这样既可发挥中央政府债务负担低、财政空间充足的优势 , 降低融资成本 , 还可避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 有助于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发行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



与此同时 , 本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对于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 , 不少人士认为有望超过历史 , 或达万亿级别 。



“2020年特别国债的猜想 , 发行规模可能在3万亿左右 。 ”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在报告中表示 。



冯琳也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综合考虑疫情给今年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及政策对冲效果 , 本次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初步估计有可能达到2万亿至4万亿元 , 即大约相当于GDP的2.0%到4.0% 。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亦指出 , 关于本次特别国债的规模 , “我们认为总的规模将不低于2007 年的1.55 万亿 , 在全球疫情的干扰下 , 不排除总量在1.8万亿-2 万亿附近 , 但是会分批(期)发行 , 参考过往 , 2007 年特别国债一共分了八期 , 2020 年第一期规模或将围绕在 5000亿-6000亿 , 同时项目上也将更加丰富 , 例如抗疫特别国债等 。 ”



那么 , 此次特别国债又将投向哪些领域?



“特别国债可在以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通过转移支付、利息补贴、发放补助等手段 , 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定向扶持 。 这主要是为了支持消费 , 稳定就业 。 二是投放至基建领域 , 推进中央基建项目建设进度 , 这可为今年基建投资提速补充资金来源 。 三是若允许商业银行以此类特别国债缴纳存款准备金 , 则可增加银行可贷资金 , 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 ,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 ”冯琳向本报采访人员分析指出 。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表示 , 面对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受其影响而大幅下行的背景下 , 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支持新基建、民生建设等 , 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大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等 , 以及其他财政补贴等 , 此次发行特别国债也具有支持特定项目的特殊意义 , 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 , 对于基建投资、促进消费都有积极作用 , 例如抗疫特别国债等 。



不过 , 刘郁则认为:“我们认为此次特别国债直接投资基建的可能性并不高 , 而更可能的资金用途方向为:一是定向支持因疫情受到较为严重损失的湖北等地区 , 以帮助当地恢复经济;二是定向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贫困人口 , 给予适当补助 , 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三是定向支持中小企业 , 给予定向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 , 以支持中小企业生产、投资 , 稳定就业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