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座城市发放消费券 专家:应避免出现物价上涨( 二 )


此外 , 在消费券使用方式流程和方法上 , 应采用先消费再补贴方式 。 赵萍表示 , 只有当消费行为发生在支付环节时才可以使用消费券 , 以免财政资金被骗补 。
综合之前历次消费券发放经验 , 邹蕴涵认为 ,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 一是在发放渠道、环节及标准上不统一 , 监管措施不完善 , 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 需要规范发放与管理过程 。 二是消费券作为一种代币在市场上流通容易被假冒 , 增加了有关部门防伪、打假成本 。 三是消费券发放之后流入市场 , 会出现消费券兑换现金的二级市场 , 容易滋生地下交易 , 导致民众总体消费没有增加 , “黄牛”行为扰乱市场正常运行 。 总体来看 , 消费券的发放主体、发放渠道、事后监管等各环节均需要有科学设计和监督 , 才能达到发放消费券的目的 。
刘志彪表示 , 不建议消费券采取平均发放方式 , 应更多注重向中低收入阶层精确投放 , 特别是对困难群体给予高度关注 。 “对高收入者来说 , 消费券刺激消费作用没有那么大 , 但对消费倾向比较高的中低收入者来说 , 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 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 ”
最终转向收入分配改革
从拉动消费全局看 , 如何看待消费券的作用?专家认为 , 整体社会需求不可能通过消费券完全实现 , 不可能无限制发放消费券 , 要从根本上发挥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促进作用 , 最终要转向收入分配改革 。
邹蕴涵认为 , 在消费陷入低谷之时 , 确实需要外部力量带动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恢复 , 消费券具有一定促进需求的作用 。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发放消费券的政策效果与发放方式、发放范围等具体内容有密切联系 , 不同的产品需求弹性、不同的产业关联性 , 都可能带来不同效果 。 客观地看 , 消费券政策更多具有短期效应 , 其作用在于通过消费券带动形成“消费—投资—生产—收入—再消费”循环 。 所以 , 选对消费子行业 , 科学设计发放相关环节 , 才是消费券发挥作用的关键 。
刘志彪表示 , 消费券毕竟是一个临时性措施 , 不可能长久采用 。 最根本问题还是要转向收入分配改革 , 让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与劳动相对应的收入分配结果 , 这样经济增长才具有包容、可持续性 。
对于人们担心消费券引起物价上涨的问题 , 专家表示可能性不大 。 “消费券不会导致供不应求现象发生 。 ”赵萍认为 , 当前国内一些行业受到疫情影响 , 还处于需求逐步回升过程 。 从长期来看 , 我国商品和服务基本上处于供求平衡状态 。 从需求角度看 , 消费券实际上相当于给了消费者一个打折促销机会 , 不会导致需求过快上涨 , 因而不会出现需求拉动型的物价上涨 。
另外 , 消费券的使用可以让受抑制的需求尽快释放 , 从而使需求规模尽快恢复 。 所以 , 对供给层面来说 , 不会因为发放消费券导致成本上升 。 因此 , 消费券发放不会出现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 。
邹蕴涵表示 , 当前消费市场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 , 发放消费券有助于提高需求、缩小需求缺口 , 更多是“抛砖引玉” , 很难导致消费市场需求大增带来物价上涨压力 。
冯其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