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网』每个民警,都只是侦破庞杂案件的一小环


【总第33期】
读创/深圳商报采访人员 黄顺
主人公:
张黎明 , 40岁 ,
深圳市公安局扫黑除恶攻坚队五大队副大队长 ,
长期从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 。
【『读创网』每个民警,都只是侦破庞杂案件的一小环】
『读创网』每个民警,都只是侦破庞杂案件的一小环
本文插图

每一位民警 , 都只是侦破庞杂案件的一环 。 像张黎明一样 , 他们都是深圳警队的一颗“螺丝钉” 。

案件 , 简单两个字 。 背后的真相 , 永远比文字复杂得多 。 更何况 , 这是一宗涉及上市公司的涉黑案 。

我们从案子相对较“简单”处入手——清点嫌疑人别墅内可能涉案的物品 。
张黎明见多识广 , 当他走进嫌疑人近7000平米的别墅时 , 还是被里面的富丽堂皇震了一下 。 大量名酒、字画、古玩 , 都需要张黎明和他的团队一一登记在册、拍照、录视频 。
说真的 , 那一刻 , 张黎明最大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 。
梳理了一番思路后 , 张黎明将12个人分成4组 , 开始了整整一个星期、近100个小时的清点 。

这是一桩极度需要耐心的活 。
讲两个细节 。
第一个细节 , 拿酒来说 , 嫌疑人有一个房间全部立面都做了酒柜 , 每一面8层 。 张黎明和同事需要爬高爬低 , 一支支取下来 , 拍照、录视频、入册 。 在第几层的第几个酒柜的第几行 , 必须在登记册上标得清清楚楚 , 照片也要对照得明明白白 。 上千个品牌 , 全是进口酒 , 要登记的不仅是英文 , 更多的是法文、西班牙文 。
弄错一瓶都不行 。 否则 , 就得大范围重来一遍 。
关键是 , 据说这些酒里面 , 最贵的一支价值28万元人民币 。 取出来放进去 , 可不能有丝毫闪失和疏漏 , 张黎明想 。
所以说 , 必须得认真仔细 。

第二个细节 , 嫌疑人为了保存酒、字画 , 对别墅内的温度、湿度特别讲究 , 电路也进行了改造 。
有一次刮台风 , 凌晨4点多 , 这栋被封的别墅突然跳闸停电 。 肯定会影响里面的物品 , 怎么办?张黎明就必须在通知当地派出所值班民警的同时 , 赶回现场 , 把电闸推上——因为保险起见 , 房子的钥匙是由他保管的 。 而那个时间点 , 距离他从观澜回到福田的家 , 刚刚过去3个小时 。 真是尴尬 , 再回福田吧 , 估计也睡不了多长时间的觉了;不回吧 , 一个人也没法继续清点 。
他就只能到附近辖区派出所的值班宿舍 , 躺一会儿 。

上面说的 , 只是这宗案件最末端的部分 。 接下来更加需要张黎明劳神操心的 , 是要梳理清楚嫌疑人的账目、多年以来的资金周转动向 。
也就是说 , 必须要弄明白嫌疑人如何在短短14年内 , 从一文不名到身家数百亿的敛财史 。 一是从重挖掘、梳理、固定嫌疑人涉黑的犯罪证据;二是对犯罪团伙从根上“打财断血” , 让其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

真的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
比如有几笔账 , 表面上看很简单 , 无非就是内地的A企业给嫌疑人公司转了一笔钱 。 但这笔钱的后续走向 , 则从账目上根本看不出来 , 也根本不知道转钱的原因 。
类似的“结” , 张黎明碰到过无数 。 很多时候 , 他内心是真烦躁啊 , 完全是一头雾水 。
冷静下来后 , 张黎明换个思路想办法 , 随手翻阅从嫌疑人公司带回来的资料 。 忽然看到一份合同 , 签署的是“四方协议” 。 即境外两家公司、大陆两家公司 , 总共4家公司签了一个协议 。
再抽丝剥茧 , 张黎明发现原来A企业在境外有公司C需要一笔钱进行业务周转 , 于是给嫌疑人的B公司转钱 , 再由嫌疑人在境外的D公司直接将外币汇入C企业 。 也就是典型的地下钱庄非法兑汇行为 。

类似的情形 , 在整个案件中数不胜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