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国要日本夹击苏联,为何日本却攻击英美,日本到底打什么算盘?
二战中 , 德国在1941年闪击苏联 , 让苏联节节败退 , 为了加快胜利 , 德国也邀请日本与其一起夹击苏联 。 然而日本却没有攻击苏联 , 反而将兵力用来攻击英美 , 任凭德国和苏联战斗 , 自己却将兵力用来横扫东南亚 。 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 日本为何要这样做呢?
日本对苏联的畏惧事实上 , 日本确实有制订过北上计划 , 也即攻取苏联 。 为了验证这个方案 , 日本曾经在1939年在诺门罕地区 , 主动挑衅苏蒙联军 , 从而爆发了诺门罕战役 。 一场激战 , 日本损失惨重 , 战死7696人 , 失踪1021人 , 负伤8647人 , 患病2350人 , 合计损失了19000人 。 苏军也战死9703人 , 负伤15251人 , 生病701人 , 总计损失了25655人 。 乍一看日本损失不大 , 甚至于日本还比苏联少死伤了不少人 。
文章图片
但是苏联在短时间就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 光是炮弹上的对比 , 苏联就使用了31000吨 , 日本整个战役采用了2000吨物资 , 而技术兵器上 , 更是没法比 , 日本拢共投入的坦克和装甲车都不超过一百辆 , 而苏联总共投入了524辆坦克 , 装甲车385辆 , 火炮542门 , 各型作战飞机500架 。 可以说这个时候 , 苏军在坦克、装甲车上和日本是7:1 , 火炮是6:1 , 兵力是3比1 。
这种惊人的对比 , 让日本几乎丧失了信心 , 可以说是基本打消了北上计划 , 即便日本关东军在此阶段兵员素质较苏联要高 , 但是苏联强大的国力和工业弥补了这一点 , 其兵员素质更是无法比拟 , 如果硬打的话 , 怕是关东军会死的连妈妈都不认识了 , 就算是他们的天皇和天照大神也认不出他们 。
文章图片
不过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者 , 还是认为有可能会有机会 , 所以在诺门罕之后 , 他们还积极的盘算如何进攻苏联 。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 , 由原来的十四个常设师团 , 增加到了十六个 , 每个师团的人数从原来的15000人上升到了24000人 , 如果包括航空兵和船舶部队 , 关东军此时总兵力为七十五万人 , 实力大大增强 。 同时针对技术兵器上的劣势 , 日本关东军还加强了技术兵器 。 新增加之炮兵部队 , 主要是野战重炮兵联队14个、重炮兵联队3个 , 以及独立重炮兵8个大队 , 并配备了9个坦克联队 , 供给坦克414辆 , 此外还包括各型作战飞机1025架 , 兵力空前加强 。
可以说 , 只要远东苏军削弱了兵力 , 关东军就会立刻进攻 。 然而令关东军沮丧的是 , 苏军在远东拥有三十个步兵师 , 三个骑兵师 , 十六个装甲旅和十五个炮兵团 , 兵员在61万左右 。 拥有坦克2700辆 , 各型飞机2700架 。 任凭前线打的如何惨烈 , 苏联都没有调动远东苏军 , 而日本大本营对于进攻苏联的要求是 , 必须等到苏军驻远东的30个左右的步兵师减少一半 。 也就是只有15个师 。 坦克由2700辆减少到900辆 。 飞机由2700架减少到1000架的时候 。 日军才能发动进攻 。
文章图片
然而苏军在战后非但没有减少兵力 , 反而增加了兵力 , 这就让日本关东军倍感沮丧 。 进攻的先决条件 , 关东军至少能够在兵力上占到少量的优势 , 而在坦克、飞机、重炮等技术兵器上 , 能够把劣势减少到最低 。 只有具备这两个基本的条件 , 他们才能够行动 。 而现在日本关东军根本没有勇气去进攻苏联了 , 他们已经完全被苏军打怕了 。
日本和英美的冲突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岛国 , 它国内缺乏各类矿产 , 石油 , 橡胶 。 虽然日本占据了东北 , 但是其产能并不足够 , 也不能给日本提供多少资源 。 在日本陆军和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控制下的东北 , 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多大的利润 。 典型的例子就是鞍山制铁所 , 当时虽然表面上盈利在一亿日元以上 , 但是其生产的钢材并不合格 , 连普通钢板的强度都没有 , 比高于市面上的装甲钢价格还要贵四倍 , 而且还是强迫卖给自己国家的企业 , 美其名曰 , 爱国钢 。 如果不买 , 日本企业家就会遭到暗杀 。 三井财阀的前社长团琢磨 , 就是死于暗杀 。
推荐阅读
- 日本@日本无条件投降68周年:日军在华罪行照曝光
- [小熊]今天日本战败73周年 日本所犯又一反人类罪行曝光
- 芷江@72年前日本投降,但芷江受降日本只言停战
- 「德国」二战中希特勒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 『日本』日民众倾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不少人席地而坐
- 『日本』张召忠:二战日军为什么走极端去打美国阿拉斯加
- [苏联]坐视苏联与德国死磕了3年多,英美为何不出兵?
- 军刀@抗战影视剧中的日本军刀用对了吗?
- 战犯@新中国改造日本战犯:从宽处理令顽石点头
- 日本:抗日战争中有上千“日本八路” 归国后遭不公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