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老师的专栏文章《总有些人,让你找不到话题可聊》中泡泡的问题是啥问题,根源是啥,该怎样解决

借用李松蔚老师的话:问题本身就定义了问题。 【李松蔚老师的专栏文章《总有些人,让你找不到话题可聊》中泡泡的问题是啥问题,根源是啥,该怎样解决】 原文:“借着他的切身体验,我们共同解开了一个谜团。为什么泡泡的恋爱总不能成功?因为他需要的只是「恋爱」,不是人。这一点他骗过了自己,却骗不了对方,一旦他努力设法维系这段关系,就会原形毕露。女性,在我的经验中,平均说来是比男性要更敏感的。她们也许不能完整地描述清楚那种感觉,但她们能够直接说出不舒服,压抑,沉闷,或是「感觉不到被爱」。再是五光十色的泡泡,也必须设法逃离,坚定得有时让我也吃惊。仿佛是能隐约看到那个未来:将来有一天,像人偶一样被束之高阁,夫妻各玩各的,相互一句话也不说。”
不妨有这么几个思考:为什么泡泡需要恋爱的感觉?或者即使在那段短暂的情感投入中,对方付出了情感,但他还是需要爱的感觉?是缺爱,不相信爱?为什么会欺骗自己?为什么会去用某种程度的技巧或工具去维系这段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我付出了,你就该爱我的这种索取心态?“压抑,沉闷,或是「感觉不到被爱」。”以及“仿佛是能隐约看到那个未来:将来有一天,像人偶一样被束之高阁,夫妻各玩各的,相互一句话也不说。”我们是否能从这里推出泡泡曾经的经历或是曾经的成长环境,某种不被爱的经历或是把爱当做某种价值交换手段。推荐老师的几篇文章。1、两类缺乏动机: 两类缺乏动机_李松蔚PKU_新浪博客2、“搞定”的工具化:“搞定”的工具化3、恋爱模仿术:恋爱模仿术-观点推荐一些心理书籍:1、《爱情心理学》艾伦·布雷姆2、《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戴维·伯恩斯3、《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也许能对根源有点启发性的思考,但该怎么解决呢?ps:这是个复杂的心理案件,但如果大牛们能看到问题,能否给点方法或是给点思考方向,或是推荐些书或文章。毕竟在现实中有同样问题的又想解决问题的人大多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