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冷战夹缝下的弹丸小国,“内乱”中总理被杀后,超级大国悍然入侵

位于加勒比海东部的岛国格林纳达 , 只有三百多平方公里 , 10多万人口 , 是一个十足的弹丸小国 。 但由于扼守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东部门户 ,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 法英两国来来回回争夺几个世纪 , 直到1974年2月 , 才独立为“英联邦”成员 , 由英国女王派去了一位总督统治 。 不过独立以来 , 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之中 。
【美国】冷战夹缝下的弹丸小国,“内乱”中总理被杀后,超级大国悍然入侵
文章图片

1979年“新宝石运动”领导人毕晓普发动政变 , 推翻了亲西方政权 , 出任岛国总理 。 毕晓普上台后 , 实行资产国有化 , 同苏联、古巴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 。 毕晓普宣称:“对于亲爱的古巴兄弟 , 格林纳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 ”在联合国大会上 , 格林纳达总是投票赞成苏联集团 , 包括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一被广泛谴责的事件 。
【美国】冷战夹缝下的弹丸小国,“内乱”中总理被杀后,超级大国悍然入侵
文章图片

在古巴和苏联的援助下 , 格林纳达成立了“人民革命军” , 建立了民兵队伍 , 并修建一座大型国际机场 , 一旦改为军用 , 各型作战飞机都可进驻 。 美国对此非常不安 , 多次声称要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来教训”格林纳达 。 在美国的压力下 , 毕晓普不得不开始调整对外政策 , 在继续同苏联、古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 , 也努力尝试改善和美国的关系 。

【【美国】冷战夹缝下的弹丸小国,“内乱”中总理被杀后,超级大国悍然入侵】1983年初 , 毕晓普亲赴华盛顿会见里根 , 此举缓和与改善了与美国的关系 。 然而政府内的亲苏派非常不满 , 公开指责毕晓普的外交政策 , 苏联和古巴对毕晓普的猜忌也日渐加深 , 甚至有人扬言要换掉他 。 当年10月 , 小岛之国风雨飘摇 , 人心惶惶 , 以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为首的军官 , 发动了军事政变 , 推翻了毕晓普的政权 , 并将他最后枪杀掉 。
【美国】冷战夹缝下的弹丸小国,“内乱”中总理被杀后,超级大国悍然入侵
文章图片

早在毕晓普上台后 , 美国情报机构和军方就一直高度关注岛国上发生的一切 , 为了稳定它的所谓“后院” , 遏制苏、古的影响 , 摆脱自己的被动局面 , 一直在寻找入侵机会 。 毕晓普被杀后 , 美国借口局势动荡 , 以保护岛上留学生为名义 , 决定派遣军队入侵格林纳达 。 1983年10月25日拂晓 , 以“暴怒行动”为名的作战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 美国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 , 在短短4天时间里 , 以战亡18人、损失直升机7架的代价 , 解除了格林纳达的武装 , 达到了占领全岛的目的 。
【美国】冷战夹缝下的弹丸小国,“内乱”中总理被杀后,超级大国悍然入侵
文章图片

美国在军事上是胜利了 , 但在政治和道义上却是极不得人心的 。 一位美国采访人员在军方采访人员会上大声诘问:“今天美国认为格林纳达不顺眼 , 可以派军队大举进攻 。 那么明天呢?美国是否会派兵侵略其他国家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