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预测形形色色 引人瞩目的“危言”该如何看待?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新闻分析:如何看形形色色的新冠肺炎疫情预测
新华社采访人员黄堃冯玉婧
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数近来急速增长 。到4月1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全球病例数已超过80万例 。而这个数字还远未“达峰” 。有模型预测认为,即便采取一定干预措施,全球仍可能有24亿人感染 。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国科研机构和学者发表了形形色色的模型预测,其中一些看似“危言”,引人瞩目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预测?
预测带来警示
24亿,这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冠肺炎反应小组3月26日发布的第12份报告里,对全球感染人数高中低三个预测的中间数字 。
该报告对今年感染新冠肺炎人数给出了三个场景:高感染场景,全球不采取减缓疫情措施,预计约70亿人感染,也就是几乎全人类都感染;中感染场景,如果各国在每10万人每周死亡1.6人时开始采取抑制疫情措施(包括加强检测、社交隔离等),预计约24亿人感染;低感染场景,如果在每10万人每周死亡0.2人时就开始采取抑制疫情措施,预计约4.7亿人感染 。
这个研究团队自疫情暴发以来多次发布报告,均被广泛引用 。该团队3月16日发布第9份报告后,英国和美国政府大幅强化防疫政策,有观点认为报告起了一定作用 。
该团队在报告中指出,只有通过迅速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来抑制疫情的传播,才能将卫生保健需求保持在可控制的水平上 。如今可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了严厉的防控措施,如“封城”、旅行限制以及要求市民在家工作或上学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拉平曲线” 。
在流行病学中,人们把减缓病毒传播速度,进而减少一段时间内需求治疗的人数的概念称为“拉平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曲线上升得越快,意味着当地卫生保健系统越有可能被压垮 。
世界卫生组织也一再强调“拉平曲线”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性,并呼吁世界各国采取全面的公共卫生措施 。美国密歇根大学专家霍华德·马凯尔也指出,历史经验表明立即采取有力措施有助于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拉平疫情“曲线” 。
预测也有误差
在帝国理工学院团队第12份报告分析的三个场景中,今年全球死亡人数分别约为4000万、1000万、186万 。按照其详细数据计算的三个场景病亡率分别约为0.58%、0.43%、0.40% 。
据世卫组织数据,欧洲中部时间30日10时(北京时间30日16时),全球确诊病例达到693224例,死亡病例达33106例 。照此计算,病亡率约为4.8% 。为何预测中的病亡率和实际有较大偏差?
首先,研究模型中的感染人数是估计的所有感染人数,包含大量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这部分人由于症状不明显,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根本就不会接受检测 。
其次,在疫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病亡率会发生较大变化 。根据2月底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截至2月20日,中国55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有2114例死亡,病亡率约为3.8% 。但病亡率因地区而异,武汉为5.8%,中国其他地区为0.7%;也因时间而异,1月1日至10日间发病病例的病亡率为17.3%,2月1日之后则降至0.7% 。
美国疾控中心前主任托马斯·弗里登3月中旬撰文讨论疫情时引用了一个研究模型,将新冠肺炎的病亡率分为三种场景: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场景的病亡率约为0.1%,中等程度严重场景的病亡率为0.5%,严重场景为1% 。
弗里登说,最坏的情况是美国约一半人感染,而病亡率又达到约1%,这样仅在美国就会有约160万人死亡 。他强调,虽然这是最坏情况,但不是不可能 。
预测仅供参考
应该指出的是,各种研究模型都有其局限性 。不同模型依赖不同的参数和算法,给出的结果可能有很大区别 。
英国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乔纳森·鲍尔评论某些新冠肺炎疫情模型时说,这些模型都建立在各种假设之上,而相关假设常可能是错误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