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中国支援”背后的反华套路:西方陷入对中国的“三不”思维怪圈( 二 )


林焰伟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他的公司到3月19日才完成来自政府的物资调令 , 开始恢复向国内外市场的供货 。 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中国企业才刚刚有余力对外出口产品 。
“美国之音”还声称 , 中国在医疗用品方面已经构成“垄断” , 加上疫情期间“囤积货物” , 因此现在在对外供货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 宋微对此表示 ,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 , “这实际上是西方多年来去工业化的结果 , 导致制造业都聚集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
还有外媒宣称一些中企“哄抬物价” , 英国路透社甚至称 , 有将紧缺医疗器材价格上涨高达10倍的情况 。 对此说法 , 天津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李军3月30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虽然现在全球医疗物资是“卖方市场” , “但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不太可能” 。 “我们与多家欧洲公司有医疗物资进出口业务往来 , 他们对全球市场的行情了如指掌 。 如果我们的价格给高了 , 他们会选择另一家合作 , 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商太多了 。 ”李军介绍称 , 近日他们向北欧某国出口一次性医用口罩 , 单价为2元左右 , 并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 , “价格随行就市 , 完全是靠走量赚钱” 。
声称中国媒体高度夸张对外援助
【“抹黑中国支援”背后的反华套路:西方陷入对中国的“三不”思维怪圈】一些西方媒体在中国的媒体报道上大做文章 。 法国《世界报》称 , 欧盟1月底给中国送来56吨医疗援助物资时“没做任何广告 , (因为)不想让中国难堪” , 而中国媒体如今反而在极力宣传如何慷慨地对外援助 。 不过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月18日对中国援欧表示感谢时明确说 , 中国没有忘记欧盟此前提供了帮助 。 西方媒体还衍生出另一种观点:中国媒体模糊处理提供的物资“是捐还是卖” , 比如报道捷克总统感谢中国提供快速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时 , 没有点明这批物资是否是捷克政府出钱购买的 。
事实上 , 中国官方对援助情况有清晰的统计数据 。 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26日表示 , 中国已分4批组织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 。 “此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开展的援助 , 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的最紧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援助行动 , 难度很大 , 涉及情况也十分复杂 。 ”宋微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官方援助以外 , 中国民间也有大量的捐赠和出口行为 , 因此外媒有可能混淆援助和支援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3月31日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中国并没有高度夸张、宣扬对外援助行动 , 媒体的报道是基于事实的 。
针对中国的支援行动 , 《环球时报》采访人员最近采访了几名欧洲官员和学者 , 他们都予以非常积极的评价 。 “中国向意大利提供了真正的人道主义援助 。 ”意大利卫生部副部长皮尔保罗·西莱里3月31日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中国提供了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呼吸机等大量医疗用品的支援 , 同时派出医疗专家组 。 他特别提及 , 在意大利从湖北撤侨时 , 中方也予以最大协助 , “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 但两国顺利完成了工作” 。
西莱里表示 , 一年前 , 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 与中国走上重要的合作道路 , 如今 , 两国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合作也开始了 。 “这是非常不平凡的合作 , ”西莱里说 , “它远远超越了地缘政治 , 更多彰显了中意两国民众之间的团结 。 ”针对一些媒体报道中国产品质量问题、质疑中国支援的目的 , 西莱里认为 , 这些行为“是出于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目的” 。
捷克媒体曾一度密集报道“中国的快速检测试剂错误率高达80%” , 后来该国官方澄清是沟通不到位引发的误会 。 以前 , 从捷克数次传出一些反华论调 。 一名当地学者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表示 , 捷克真正反华的人并不多 , 只是他们中的一些政客和学者拥有丰富的主流媒体资源 , 多数捷克百姓对中国是怀着友好或中立态度的 。 部分政客反华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 , 想借中国话题攻击对华友好的捷克总统泽曼和左翼政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