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母亲为大一女儿找保姆:想毁掉一个孩子,就圈养他( 二 )


母亲从小让孩子做家务,看似狠心,实则包含着苦心。
这种经验和能力,对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科学的思考有很大裨益。
所以他坚定地主张:每个孩子都应该从小学习下厨、做家务。
03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爱孩子,不是让他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而是让他有自理能力,能照顾好自己。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1.给孩子一个好的模板
西安一个7岁的男孩小赵,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包子铺,小赵从5岁时就给家里帮忙,现在每天都要擀500个包子皮。他还说爸爸妈妈太辛苦,要帮他们到自己上大学,自己不觉得累。
不得不说,这个小男孩太懂事了,这么小就知道心疼父母。勤劳质朴的父母给孩子起到了一个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天都要大量,反复地观察父母的行为,父母在生活中勤于动手,爱做家务,自理能力强,孩子自然会效仿。
2.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谢楠曾经在分享儿子吴所谓第一次下厨的照片,写道:“吴所谓第一次上灶台,学习刀和火都很危险,但也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炒西葫芦和黄瓜胡萝卜,都是他爱吃的东西”。
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锻炼做饭确实一定的风险,但是谢楠并没有因为担心儿子受伤而不让孩子尝试。
很多时候,当孩子想要帮忙的时候,父母总怕孩子添乱或者帮倒忙,不给孩子机会。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多动动手,才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3.父母要学会示弱和袖手旁观
主持人王芳曾在《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这本书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她做完手术后8岁的女儿,在她床边呆了一会就觉得无聊,只顾玩手机,忘了关心生病的妈妈。
女儿的表现让她觉得寒心,她下定决心要扳扳女儿的毛病,从那以后,她在女儿面前会刻意示弱,做出很疼的样子,她一示弱女儿就勤快了,开始张罗给她准备饭菜,她下床的时候女儿也会主动来扶。
聪明的父母懂得往后退一步,懂得适当示弱和袖手旁观。
父母懂得“放手”和“偷懒”,让孩子做点家务。
不仅会激起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更有责任心,更独立,还会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诗人于戈曾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我们不能无法一直为孩子遮风挡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才是给孩子最珍贵的羽衣,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生活的自理,还要教会孩子人生的自理,让他能从容的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即使历经风雨,也终能熬过苦,迎来甘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