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糖』智汇糖:重视心智教育,避免把孩子养成“巨婴”

前不久,“海归儿子不找工作啃老十多年,父亲怒砸其家”的新闻引起舆论哗然,“啃老”当事人完全与“三十而立”思想中应有的成熟、责任感相悖,一副“自私、一味索取”的形象,不懂感恩,没有羞耻心,只想坐享其成,典型的社会巨婴。社会中患“巨婴症”的人比想象中要多,“生活不能自理被大学劝退”、“中年男子向母亲要钱不给就打”、“70多岁老母亲在街上为儿子找工作”的新闻事件频繁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不是个例,正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避免孩子长大后变成巨婴?正确的心智教育极为重要。
社会巨婴的行为表现
社会巨婴在生理上是成年人,而心理上却还是幼儿状态,行为表现大概有: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讲道理,不能控制情绪,对家人一味索取,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心智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是扭曲的。接连登热搜的几个新闻事件就是最好例证:
“91年小伙酒驾被查:我还是个孩子”事件主人公无视法律,不想承担责任,意欲让社会规则为“我”而变;
“毕业20年后打老师”事件主人公报复老师只为泄恨,事情虽然过去了20年的时间,他也没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郎朗音乐世界”创始人黄铮机场打骂小孩,占座不成发飙高呼“我是头等舱”。其行为恶劣,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蛮横不讲理;
男子端火锅泼妻子同学,致其全身大面积烧伤。该男子冲动不顾后果,不能控制情绪......
上述这些“巨婴”在受到法律的公正判决后,更受到了道德上的谴责。
哪些不正确教育理念扭曲孩子成长
为什么社会巨婴越来越多?我们常说孩子的行为举止映射着家长的教育,所以这个问题的产生首先应归责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让“他们”的成长走偏了方向。
『智汇糖』智汇糖:重视心智教育,避免把孩子养成“巨婴”
文章图片
比如很多家长因为小时候的家庭条件不好,没能在一个好的环境下成长,所以当自己为人父、为人母时,产生“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要尽最大努力不让自家孩子在物质条件输给别的孩子。“不吃苦”的孩子渐渐丧失吃苦的能力,进入社会后很多会出现心理落差,爱慕虚荣,更甚会对父母胡乱发脾气,就是因为没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与父母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大同小异,爷爷奶奶“隔代”溺爱的教养方式也在把孩子往扭曲成长的方向上推。“隔代”溺爱在我国很多家庭里上演,尤其是现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情况下,这种现象更严重。物质上特别对待,遇事过度保护,生活日常的小事都代办,总是单方面给予,而放松对其品德的培养管教。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忍受挫折,脆弱的就像温室的花朵,离开温室就很难生存。
再比如当下很多年轻家长奉行“快乐教育”,误以为:孩子小时候不应该被管教,应该快乐成长;要尊重孩子的一切喜好,不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情......总之,一切以孩子开心为前提。但是,在成熟的三观还未形成之前,孩子对是非、好恶的判断并不能说是正确、明智的,甚至会让他错误的认为任性就是个性。这样一味放任的快乐教育实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家长要做的是管教、引导,而不是由着其性子来。
爱必管教,重视心智教育
【『智汇糖』智汇糖:重视心智教育,避免把孩子养成“巨婴”】太多教育失败的案例反面证明了“爱必管教”的道理。某位刑法专家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未成年人犯罪主因是家庭和社会管教的缺失,不难理解家庭应承担很大部分的责任。再反观社会巨婴的养成过程,很多也是主要因为家长管教的缺失和不当。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孩子成长开端就重视其心智教育,依据权威教育理念不断纠错,可以保证孩子成长大方向不会走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