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终结了”( 二 )
在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M. Walt)看来 , 为了应对危机 , 各种类型的政府都在采取紧急措施 , 而危机结束后 , 他们不会放弃这些新权力 。他认为 , 先前的世界没有因为瘟疫迎来全球合作的新时代 , 这一次也不会 。 ”随着公民们寻求政府的保护 , 以及企业寻求减少未来的脆弱性 , 我们将看到全球化的进一步退缩 。 “”简而言之 , COVID-19将创造一个开放度、繁荣度和自由度降低的世界 。 “印度学者Shivshankar Menon曾是其总理辛格的国家安全顾问 。 他也认为 , 在所有政治实体中 , 都出现了向内的转变 , 转向寻求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权 。 “我们将走向一个更加贫乏、吝啬和狭小的世界( a poorer, meaner, and smaller world) 。 ”之所以连续引用这么多观点 , 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身份和机构 , 这样的参考也更立体一些 。 他们看上去对全球化的前景都比较悲观 , 或者说 , 认为它会有非常大的调整 。这种信任和合作的衰减 , 已经体现在很多方面 , 广东、江浙地区的工厂 , 不少反映订单减少 , 不得不缩减工人;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排斥也在加深;当然 , 国内也有类似的现象 , 虽然不是主流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连续发文 , 他担心目前国际合作的不足 , 不仅使得遏制疫情困难重重 , 这种负面影响还会在未来几年继续毒害国际关系 。 这位历史学者还担心各国政府快速出台的措施 , 会留下很多隐患 , 比如以健康为由 , 控制公民的隐私 , 比如选择民族主义孤立 , 而非全球团结 , “公众和政府在接下来几周所做的决定可能会影响世界未来几年的样貌 。 ”这样的声音当然称得上明智 , 但落实到现实层面 , 道阻且长 。不同的力量还在角逐 , 合作和排斥交错上演 , 世界到底是走向合作、共情多一些 , 还是封闭、排斥多一些 , 仍然是未知数 。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 也是一句老话:要怎么收获 , 就怎么播种 。
推荐阅读
- 「国内」当我们谈"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男子”时,我们在谈什么
- 快乐1062:?聚焦 | 昨晚,我们和深圳交警一起“抓醉猫”!结果…
- 田立萍:“有她在,我们很安心”——北京社工田立萍抗疫一线勇担当
- #风筝#风筝事故频发 拥挤的城市空间我们还能放风筝吗?
- 『三农政策说』老百姓生病不敢看?别怕,医保能二次报销,知道这些你能省不少钱
- 季先生■30万元银行存单全是假的,男子:我知道是谁干得!
- 「搜狐新闻」新晃铁警开展防洪应急演练大练兵
- 江都融媒@江都一12岁女孩突然躲在房间哭,一问才知道……
- 『此时红河』起诉离婚老婆不对?红河这起“离奇”案件给我们一个警醒
- 锦州网警巡查执法@2020新社保卡将有的新功能,这些你都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