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人性,我们总可以为它找到一盏灯

幽暗的人性 , 我们总可以为它找到一盏灯——读李玫瑾《幽微的人性》辛泊平我喉中有鱼梗 。 药渣 。 还有浓浓的墨 。我睁着眼 , 依然是个嗜睡者今天 , 又将是新的一年 , 我依然计较着山西被挖去两只眼珠的六岁男童一再问的问题“妈妈 , 天为什么还没亮?”2013-12-31——汤养宗《新年献词》不知道为什么 , 在读李玫瑾的《幽微的人性》的时候 , 我脑海里突然闪出这首似乎已经很久远的诗歌 。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老师 , 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 , 她也许没有读到过这首诗 , 但她肯定知道这个在2013年刺痛国人心灵的案件(这本书对这个案件有深入的探讨) 。 一个六岁的孩子 , 被自己的亲伯母挖去了双眼 。 当时的报道说这个伯母是犯罪嫌疑人 , 她自己在孩子出事后也已自杀身亡 。 我不敢揣测别人的感受 , 那一年 , 我始终走不出这个事件给我造成的伤害与阴影 。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理性 , 更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受 。 我实在想不出一个普通得有点让人忽视的女人把手指插入一个孩子的眼睛的那一刻 , 那一刻的场景和心理 。 在我看来 , 那已经是非人性下的冲动和行为 , 是人性之外的噩梦 。 然而 , 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 爆炸的新闻 , 爆炸的社会反映 , 然而 , 那只是某一时间段的状态 。 当节日来临 , 新的一天将刷新所有的一切 , 日子继续 , 人们的心境也将发生变化 。 就是这么无情 , 就是这么残酷 。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 , “新”字之下 , 我们需要祝福 , 也需要遗忘 。 这似乎就是生活的伦理 , 自然的秩序 。然而 , 诗人无法释然 。 这种让人心不安的伤害无法随着礼花的绽放而消除 , 它已经定格 , 成为一种无法擦除的心像 , 成为搅乱灵魂的人性叩问 。 在万众迎新的时候 , 他想到的不是明天的美梦 , 而是当下的苦难 。 那个被挖去双眼的孩子 , 那个曾经占据新闻头条的孩子 , 他还好吗?他当然好 , 在媒体的关注下 , 在社会的关怀下 , 他装上了义眼 , 他回到了家 。 然而 , 他真的好吗?时间永远流逝 , 人们正在忙着奔向新的一年 。 可是 , 孩子的光明却永远丢失了在了已经成为梦魇的2013年 。 人们或许已经做了他们该做的一切 , 人们或许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迎接自己的2014年 。 而那个孩子 , 他将必须尝试接受黑暗的未来 。 “妈妈 , 天为什么还没亮?”母亲无法回答的问题 , 我们也无法回答 。 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 , 它将永远存在 , 追问着人性的本质 , 拷问着这个世道和人心 。是的 , 一个乡下的女人 , 一个本分而又卑怯的女人(这是该事件报道对这个女人的描述) , 在大多数人眼中 , 她肯定不是危险的存在 , 更不是见而恐惧的恶魔 。 然而 ,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 面对这人间惨剧 , 我想 , 所有人在第一时间都会要问 , 我们常说的人性究竟是什么 。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 又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 。 因为 , 人性不像一个人的身体看得见摸得着 , 它隐藏在不同的肉体中 。 它太隐秘了 , 所以 , 智者如孔子也说不清人性的善恶 。 荀子说人性恶 , 那是一种经验之上的判断 , 算不得对人性的最终命名 。 具体到这件事情 , 就更加幽暗不明 。 那个女人 , 已经在世间生存了几十年 , 她并没有表现出我们看得见的“恶” , 然而 , 一个瞬间 , 便毁了原本的印象 。 这一切 , 究竟有没有社会与人生的因果 , 有没有心理的预设 , 这似乎是一个永远的人性之谜 。 读李玫瑾的《幽微的人性》 , 我读出一种来自专家的解释与回答 。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的李玫瑾 , 她的工作不是直接抓捕罪犯 , 而是一种对罪犯的“推理性的描述 , 是间接的认识” , “犯罪心理学的目的不在于确定某人是否有罪 , 而在于助侦查人员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出重点排查的人群及范围”(《人性是养出来的》) , 一句话 , 这是从心理的角度推测罪犯的背景与意图 , 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犯罪的前提与因果 , 进而 , 对社会提供可以参考的启示与对策 。 从表面看 , 这似乎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研究 。 然而 , 当我们真正理解这一研究的意图与成就 , 我们就不得不说 , 对于当下来说 , 这种研究很有必要 , 这种研究太少了 。在这本以访谈为主体的著作里 , 李玫瑾和她的对话者 , 从我们熟悉的案件(比如小悦悦事件)谈起 , 从曾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的案件(比如马加爵、药家鑫事件)谈起 , 谈话的内容却不仅仅局限于刑侦学 , 而是涉及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 , 触及了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敏感话题 。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 , 阅读的过程 , 就是一次重新认知的过程 , 重新认知的过程 , 也就是重新认识生命与社会的过程 。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解惑 , 也是拷问 , 也是警醒 。 拷问时代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伦理问题;警醒我们 , 面对幽微的人性 , 我们可以做出最恰当、最善意的生命回应 。面对大量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 , 李玫瑾承认 , 这个世界的确存在“反社会人格” , 即我们常说的坏人 。 韩国电影《彷徨之刃》中的警察也有类似的观点 。 但更多的时候 , 危害生命与社会的 , 还是那些拥有不确定性的“犯罪人格”与“缺陷人格” 。 第一种人格 , 从理论上讲 , 现在我们还没有明确的预防策略 。 但对于后两种人格 , 我们却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 , 那就是正常、完整、温暖的家庭教育与社会保障 。 大多数人都不是天生的罪犯 , 他们成为罪犯 , 或多或少 , 都与社会因素和成长的环境有关 。 所以 , 只要我们关注家庭教育 , 改善社会环境 , 便可以尽大可能地消除那些走向犯罪边缘的“一念之差” 。“人性是养出来的” , 在访谈中 , 李玫瑾反复强调这个观点 。 因为 , 在研究了那么多让人震惊又让人惋惜的案件之后 , 李玫瑾发现 , 那些本可以不犯罪的生命之所以犯罪道路的原因 , 都有外在的恶意刺激 , 都有人为的恶意暗示 。 如果我们能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加上基本的生命教育 , 不再那么功利和短视 , 那些悲剧本可避免 。 高学历不等于高智商 , 高智商不等于人性善 。 “圈养的孩子容易玩阴的” , “心理也会感冒” , “高学历不代表不会得精神病” , 这些论断不是噱头 , 而是现实的一种 。 所以 , 多一些生存教育 , “善待他人” , 永远是不过时的社会法则与人生指南 。这是一本多向度的书 , 因为和李玫瑾对话的人既有新闻从业者窦文涛 , 有艺术家陈丹青 , 还有学者马未都和余世存 , 所以 , 话题并没有局限于纯粹的刑侦与犯罪心理 , 而是天马行空 , 不设障碍 , 触及了许多社会的敏感地带 , 尤其是对话者对相同的事件给出不同的答案 , 不仅可以捍卫对话的原生态与真实性 , 还可以引发不同层面的读者不同角度的关注与思考 。 人性究竟是什么?或许 , 从这本书里我们得不到唯一的解释 。 然而 , 通过阅读这本书 , 我们真的可以对人性有更加具体和深刻的了解 。 因为 , 心存善意 , 总能为幽暗的人性找到一盏灯 。 这一点 , 不言而喻 。2019年12月7日夜(《幽微的人性》李玫瑾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4月第一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