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教会孩子花钱 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人说,最近的国产电视剧《都挺好》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它过于真实。剧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随处可见。
比如,“陪伴式啃老”的苏明成,少年时缺爱又缺钱的苏明玉,没钱还死要面子的苏明哲……
而他们性格的缺陷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息息相关。而这些缺失,中国很多家庭都存在。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不和孩子谈钱,不教孩子花钱。
- 01 -
苏明成是这部剧最具争议的人物,主要在于他独特的“陪伴式啃老”:我陪伴父母,我啃老我应该;妈妈爱我,自愿给我钱我不用还。
他从小到大都陪伴在妈妈身边,带给妈妈很多欢乐,所以只要他要钱,无论多少,妈妈都会给。
这导致他花钱没有计划,和妻子赚钱不少,却月月不够花。他觉得“千金散尽还复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妈妈就是小金库。
然而,他花光了父母的养老钱,却不能让父亲安度晚年,陪伴聊胜于无,啃老依然让人觉得可憎。
面对照顾父亲的责任,他委屈地对大哥苏明哲说:你们一家三口团聚的时候,苏明玉在公司耀武扬威的时候,我和丽丽在家背菜谱,凭什么呀?
当他得知爸爸把他花的每一笔钱都记下来时,恼羞成怒,责怪父亲。
要钱就给,予取予求,不仅模糊了子女和父母之间的金钱界限,还因钱而生恨。
苏明玉在家的待遇则和苏明成完全相反,从小到大,她不但缺爱,而且还很缺钱。她每次找妈妈要钱,几乎都是求而不得。
她想买一套学习资料,妈妈不给钱,结果全班同学都有了,只有她没有。她本可上清华,却被迫上了免费的师范学校。
一直缺钱的她,长大后拼命赚钱,为了拿下订单可以把自己喝吐,因为只有钱才可以给她安全感。
她不相信一切感情,和苏明成水火不容,觉得男朋友不如钱可靠。
我们原以为,钱不过是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却不知给孩子钱的方式,其实潜移默化地造就了孩子的性格,影响了他一生的幸福。
- 02 -
其实,很多父母没意识到,教会孩子花钱,到底有多重要。
我哥哥的儿子小浩,已经9岁了,却不曾有过自己的零花钱,也不曾自己买过东西。一日三餐父母准备好,铅笔橡皮之类的小东西父母都帮忙买好。
去年期末考试,小浩因为成绩优秀,学校奖励了他200块钱。他很高兴,觉得这是个人努力所得,任凭父母如何说,他都坚持“我的钱我做主”。
我原以为,往日爱学习的他会去买些课外书之类的。没想到,他去街上打游戏,吃了一堆不健康的零食和街边小吃,直到钱花完了才回家。
结果第二天他就开始上吐下泻,不得不进了医院。
嫂子心疼又生气地对哥哥说:“我就说要强行把钱拿过来吧,你还不忍心,你看看小孩子哪里会花钱?”
哥哥也点头称是,钱花了不说,还损伤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也不能让他自己花钱了。
其实,小时候不会花200块钱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也花不好2000块钱。
因为,金钱支配机会的匮乏会导致孩子对金钱的不安全感。当他一旦掌握了金钱的使用权,就会不停地花,也就是“报复性消费”,以便填补内心的不安全感。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英国一个小伙子资金一直匮乏,2002年,只有19岁的他买彩票中了973万英镑。
而后他开始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吹嘘自己交往了4000个女友,他把以前想要的都买了,想做的事情都做了。
他用10年时间花光了所有的钱,却没有获得任何技能,不得不靠伐木和背煤赚取微薄的生活所需。
从来没有被“花钱”满足过的人,是很难做到延迟满足的,有钱就忍不住花花花。
- 03 -
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前额叶发展不完全,负责价值决策的腹内额前额叶和负责计划与控制的背外侧前额叶互相连接比较弱。
正因为如此,孩子不懂得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花钱没有计划,容易冲动消费。他们经常做出一些短视行为,却不会长远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