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看待ee申请cs/ce/ece
谢邀~EE专业是有具体分支方向的,常见的方向例如:电子设备和电路、电磁学和固态电子学、控制和信号处理,以及计算机工程,所以如果你大学EE,研究生想申请CE,应该大方向上不算是转专业的范畴。在美国很多大学是将EE和CS结合在一起的,例如UCB和MIT就是。同时美国有些院校的EE系是叫做ECE的,但有的也叫EE,主要的区别就是是否把CE或CS放进EE系中,不放进去的叫EE,相应的CS系就叫CSE,放进去的就叫ECE,还有的大学叫CEE。在我看来,CE专业与EE和CS都有部分交叉的专业课程要学习,所以主要还是要看你未来想往具体的哪方面专业领域研究,以及未来大体规划是想具体从事哪一类的工作,考虑清楚后你就具体往对应的方向靠就可以了。另外,你学EE的我就不再具体细说这个专业了,我简单介绍下CS和ECE的区别吧,你也好综合考虑下。CS,比较重视计算机语言编程及算法,偏向软件。ECE,比较重视硬件,以及硬件与硬件之间的协作。
■网友的回复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USC 费学长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三年前,本科是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的我,选择了EE、CS、CE混申,在申请季成功拿到了了5所学校的offer(USC、NU、NYU等);
如今的我即将结束研究生生涯,在毕业之后将去美国纽约的Top2投行公司做全职工作。
关于EE申请CS、CE、ECE,我不说大家看我这篇就够了,但看我这篇一定会让你有所得。
【背景介绍】本科: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GPA: First Class Honors (WES: 3.82) 硕士: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Computer Science
GPA: 3.51
经历: 一个普通实习,一篇比较水的文章,一个实用发明专利 TOEFL : Waived
GRE: 153 + 168 + 3.5
录取情况: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M.S. CS (accepted),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M.S. EE (accepted) New York University – M.S. CE,Taxes A\u0026amp;M University – M.S. EE.University of Collage London – M.S. CS说起来距离申请季已经过去3年了,但是感觉当初的申请仿佛才没过去多久,毕竟目前来看这也算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其中的喜悦/兴奋/失望 也还是历历在目。
总体来说,申请这件事本身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过程中的确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回忆总结一下申请经验,顺便聊一聊拿到offer之后的事,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首先重点聊一下申请,申请经验就是:越早准备,越好。如果你大一大二就做好了出国的准备,就不要犹豫了,制定好计划,有了目标做事,方向会明确很多!当然大三做好决定也不晚,就是要抓紧时间。
闲话不多说,我准备按类别说一下具体的细节,这样便于阅读
【标准化成绩(GRE/ TOEFL/GPA)】中国学生都很会考试,成绩每年水涨船高。硕士项目又是最看重三维条件的,想要申请top30的学校,T100,G320+3,是比较保险的;105+,325+3.5会更好。若是想冲刺一些比较顶级的项目,最好是刷到110+,330+。
虽然都是说GT过线即可,但你不会知道线在哪,GPA你可能说已经改不了,语言考试总能通过努力提高的,千万不要让自己因为语言考试而被梦校拒之门外,刷高总是不会错的。
尤其是大热的CS/DS/BA的项目,申请学生的三维都高的吓人,所以请加油尽量达到我说的线。
TOEFL: 因为我是英本,所以绝大多数学校都免托福,本着能偷懒就偷懒的原则,我并没有专门考托福,虽然有上过辅导班也做过练习题,没什么发言权,但是个人感觉,托福能把单词背熟,多听英语听力(TPO 练习,新闻,科学美国人或者没字幕(生肉)的美剧都是很好的),口语的话要经常自己和自己对着镜子多说,多模仿美剧里的人说话就好了。
GRE: 我GRE其实不怎么样,应该说申请TOP30 学校的研究生刚刚好够用,主要原因在于只学习了2个月就上了考场,准备不足。所以我总结就是尽量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全身心投入,不要把战线拖太长,强烈建议开学前或者开学初考了,不然很累。具体方法就是背单词(做到看到单词认识即可,不需要会拼写),做练习(刚开始可以用SAT题目),数学多做做题,细心点就行了。
GPA: 非常重要,重要性个人感觉高于语言成绩,特别是某些学校因为中国申请人太多,直接设了GPA的线,而且大多数中国学生的PS/RL 在录取官那里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GPA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大家一定要把考试考好,如果你是大一大二,那快努力学习去,如果你是大三,那快想办法重修一下分低的课或者补救一下。总体来说,GPA包含了四个方面:本科学校、相关课程成绩、成绩趋势、总成绩。由于本科学校基本难以改变,我们能提升的只有后三个方面,尽量保证三年成绩呈现上升趋势,有些学校要求填写后两年的成绩,所以后两年专业课成绩更为重要。说个题外话 GPA的评估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比如英国用 First Class/Second Class,印度用的是10分制。一般学校会有两套中国内地的评分标准,系统1中 85-100是A,76-84是B;系统2中90-100才是A,80-90是B。具体情况下一般会灵活处理,但很少会重新算一遍GPA除非怀疑有猫腻。
不过单纯的高成绩也没有用,毕竟北大85依然比某不知名的学校90要强的多。所以是学校第一,成绩第二。
【推荐信/简历/实习经历/文章发表】【推荐信】
一般来说,每份材料会先有2-3个人初审,并筛掉其中2/3的申请人,只有剩下的1/3才会被教授看到。考虑到每个人都很忙,很多时候看的是非常快的,一般不超过五分钟。如果学校出身成绩都不错,有机会进到下一步的话,这个时候推荐信的用处就来了。最好是两封学术+一封工业界,三封学术也可以,但三封全是工业界就要亮红灯了。推荐信最好找熟悉自己的老师去写,否则即使是大牛愿意帮忙写,很可能就是三句话推荐完事,甚至连pdf都没有直接用文本输入。而且工业界(比如你实习导师)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评分,经常给出3分评价,对申请人来说很伤。所以工业界也尽量选择有博士学位或者国外留过学的的人,他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推荐信造假的人太多了,很多学校会查一下文件的metadata, 如果造假太明显可能会进行调查或者直接被淘汰。具体怎么找老师也是要看情况了,我当时是找的毕业设计的老师,然后自己的personal tutor 还有 自己选修课的一个老师(老师人很好,只要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愿意写推荐信)。简历的话,主要是为了看一下工作经历和发表过的论文,这个就是完全看个人的经历了,如果你是大二或者大三,可以多多留意这方面的机会去丰富简历,因为实习还是挺好找的,然后文章的话可以抱抱大腿这种。
【个人陈述PS】
学校在审查个人陈述很多时候会飞速的扫一下。所以记得突出重点。所有的申请人都必须要做好一件事情:你如何组织内容才能让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觉得你还不错?想象一下你在读了很多篇文章之后,你的脑子已经开始麻木了,你做好了心理准备,下面这篇可能很好,也可能很糟,同时你很清楚,你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否则手里的文章看不完。然后你看到了千篇一律的开头,说你小时候就喜欢各种电子玩具,你老爸也是工程师,所以你自然而然的本科就选择了读电子工程,或者你非常喜欢钢铁侠,所以就选了机械工程。。。诸如此类。你想想,教授继续仔细读这种文书的兴趣有多大?教授并不关心你从小喜欢什么,相比之下更关心你这大学四年过的怎么样。
更有甚者,明明是要读研,而且是某个具体的专业,你应该写的是读书期间,是学网络、学电路、做实验,甚至去做一些高深的科研项目。结果却在PS 里写到唱歌跳舞主持晚会、做了很多志愿者活动,这些都非常好,但是既然是申请读研究生,你是否有能力学习专业课程、做好科研项目,才是教授最关心的。相反,如果你的内容选取和组织的很合理,你提供的就是教授们想要看到的,你表现了你本科阶段学习到的各种牛逼的知识技能,你表现了你自己自主课外学习能力,你表现了你丰富的学术/工业界经验,你表现了你对这个教授和教授所在学校的了解和兴趣(通过官网/论文/学长学姐,这个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那么教授才可能会对你有兴趣。
具体来说,高端的词汇,复杂的语法在PS写作里是毫无必要的,你申请的不是英语专业,你也不是英语为母语的人,这个教授是知道的。除非是很大的成绩,比如联合国授予的奖项,没人听过的社团文艺活动,对你申请研究生毫无帮助,反而让别人以为你是没东西可写了才放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最后就是过分专业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减分项。除非教授也是研究你的小方向,否则不建议放过于琐碎的细节。另外,如果过分描述琐碎的细节,那也说明你在专业知识方面,分不清主次。
我个人来说,我是自己先写了第一版的PS,然后通过学校提供的writing review(英美大多数学校都会对国际学生提供免费的写作修改服务)修改了3次才最后提交的,相当于半DIY。
如果文书需要去做一些内容和叙述方式的突破,交给一些靠谱的留学平台做修改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admitwrite平台的导师团队由top50美校的各专业师兄师姐组成,他们是非常用心和靠谱的,在文书上,会从选材和语言组织上给到非常实用的建议,让文书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在润色方面,admitwrite的外籍导师也均是国外名校的背景,有些甚至担任过招生助理的角色,更能根据文书性质去做更好的润色。
另外,文书肯定要经历一个反复更改的过程,这是思路再清晰的牛人都没办法避免的。所以一定不要惧怕改自己的文书,因为好的文书是经得起修改的。千磨万击还坚劲,像admitwrite平台就提供文书30天内不限次修改的服务,这样就不怕只和导师有一个蜻蜓点水的交流。Admitwrite的名校同专业导师不仅只是帮你看下文书就了事,更多的是像你的攻校军师,战略性地指挥你的文书军队,深入沟通,深度修改,确保文书效果最优,能功校略地,帮你在申请季取得最终胜利。
【选校】选校是申请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合适的选校很可能错失进入梦校的机会或者全聚德,如果选的好,可以单车变摩托,我自己感觉选校有如下几个方法:
1. 看自己学校往年的申请情况,找出背景相似的学长学姐,参考其选校,因为学校不同的话,GPA的比较意义就不是很大,所以会导致有偏差。
2. 多上一些DIY网站查看往届的帖子,将申请和录取人的背景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定出大致的名单,我自己的选校基本都是这样完成的。
3. 从要申请的专业排名按顺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筛选,筛选指标可以是就业情况、地理位置、气候、花费等等,找出适合自己的学校。以我自己为例,我的选校标准(PS. 不一定是最好的) (1)有实习机会,所以排除掉所有一年的项目(康奈尔CS、CMU MITS等) (2)接受转专业,因为我本科非CS但是想转CS,现在美国学校越来越多不接受转专业 (3)就业导向,所以排除掉UIUC MSCS等偏科研学术的项目
(4)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排除掉HYPS、CMU SCS下神项目等
(5)国内名气尚可,起码听着不生疏
4. 直接找到目标院校的学姐学长咨询,这个是最直接的方式,而且往往他们给到信息会比网上更有价值。在admitwrite平台上就能找到很多同专业的名校前辈。
值得注意的是,选校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过多高看自己的实力,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如我之前一个同学其实条件很好,但是他当时只申请了cs专业前8所,结果全聚德。。。人的心态是会随着结果的变化而变化的,我曾经就在连续收到3个AD后过分膨胀,放出豪言,早知道当时多摸几个彩票了,随后而来的rej也让我措手不及,到最后发现其实给我AD的项目bar也并不高。此外,我发现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有选校过低的失误,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尽可能主动多接受信息,这样才可以给自己一个比较准确地判断,不要主观臆想自己是如何如何,在一个病态心理的影响下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我在admitwrite有一些学生会买选校的指导,他们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申到好的学校,而不给申请季留遗憾。
【关于DIY or 中介】这个问题就跟“要不要转码”一样,个人建议那就是不要完全交给传统中介自己当甩手掌柜,除非你真的是完全没时间了,否则的话建议DIY 或者半DIY(根据个人能力来决定)。为什么呢?
在信息来源缺乏的时代(10年前),中介赚的就是你跟中介之间信息不对等的那部分信息钱。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什么是你自己查不到的?顶多是消耗一点时间、精力去筛选信息。
中介在拿了你几万块以后究竟为你做了什么?
(1)选校:这估计是很多人选校的最大的原因,不管是不知道自己应该选什么范围的学校,还是纯粹懒得花时间去查找每个学校的信息,就会选择让中介帮你。然鹅中介实际上也是按照排名选的,因为绝大多数中介并不懂你申请这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比如我是CS专业的,你觉得中介了解CS专业吗?要是真CS毕业的也不会去做中介了。所以,最好是找熟悉这个领域的学长/学姐甚至是老师推荐,比如admitwrite的名校专业导师,再加上自己实际调研考察,那么选出来的学校才可能是值得上的。事实上,申请之前不愿意花费的时间,在结果出来以后,还是要去了解,这个学校所在城市的生活环境、天气、学校专业的课程……等等信息,这些时间其实是省不下来的。相反,如果在申请之前没有慎重地做选择,全面地了解信息,申请之后就会面临每个学校你都能挑出一些小毛病,每个都不那么和你心意的囧境。
推荐阅读
- 国内研一,想申请去日本读研
- 怎样看待朋友圈转发的“母亲越强势,对家庭毁灭性越大”
- 当别人问起你的父母时,作为单亲家庭,怎么样回答好呢
- 北京户口申请公租房需要工作一年么
- 怎样看待国人的爱国热情
- 怎样看待合肥某高中学生因为用老师的照片做表情包而被威胁劝退
- 怎么样处理发霉的内衣
- 天天吃麦当劳会怎么样
- 申请北理MBA机会大吗 , 北京哪些mba学校可能性比较高
- 会玩魔方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