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一开始就明白,但有些人需要时间才能明白的事情

回答问题之前先说一下我自己对于题主问题描述的解读:何事可逆?无事可逆!日本人从中国学走了诗意的表达事物的能力,造出了许多很棒的短句,有一句叫“一期一会”,我非常喜欢。通俗解释一下就是说“今天早上我坐着和昨天同样车次的地铁开始新的一天,与昨天相比我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上下车,但是今天的车也不是昨天的车。”“今天我在河边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昨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我也用同样的力度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但是空气是不同的。”结合题主对于问题的描述,我想说:题主这是发现了“时间”这一个无比重要又极其容易被忽视的尺度。不过回到问题本身来探讨的话,我先列举一些东西:因为地区的差异,内陆山区的孩子可能到老死都不会真实体会到什么是海;因为文明基调、国家体制差异,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对世界的认知;因为贫富差异,上有了“你见过哪些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的问题又有了“有哪些富有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的案例”的问题;因为出身背景(不仅仅是贫富,还有家庭知识水平等因素都包含在“背景”中)的差异,有些人用一生的时间所取得的一切或许远不及另外一些人从出生时便拥有的一切。我想,当我把这些现象列举出来,题主也许会有所感悟:原来自己在生活中的某些瞬间发觉了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异。就像小时候在学校里,有些小朋友从一上学就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才能将来有出息,而有些小朋友到义务教育结束都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在何;上过初中就退学的小朋友也许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才懂得当年别的小朋友的做法意义何在,也许因为家里给自己提供了一辈子用不完的钱而一直对于学习的意义不明觉厉,直到他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不得了的女孩儿,可是女孩儿不拜金不势利,家庭条件优越受过良好的教育,女孩儿无论如何都看不上连高中都没上过,说话土里土气不停需要被“—bi—”的他。…………不得不说刚才脑洞开的大了点,一种句式顺着说下去可以没完没了。不过我想表达的,无非是说人生有太多可能,能改变自己认知的瞬间太多太多。当自己经历过几次认知的颠覆性改变后,人会变得对待世界上各种事物都不敢妄下结论,会变得宽容并且相信世间的各种可能性。最后又想到一个无比恰当的例子: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的认知,会在自己拥有子女后发生质的改变。当然我还好年轻,连女朋友都还没有,但是我看过好多好多文章讲述为人父为人母才发觉自己父母的伟大。
■网友的回复
初中的时候大部分女生都热衷于言情小说,校门口五毛钱租一天的,比红楼梦还长的书,或者是六七块一本像杂志一样的,在遇到不喜欢的课不喜欢的老师的时候拿出来看,我是不看这些的,根深蒂固的就觉得这些是假的,经不得推敲,包括那个年纪的爱情。后来高中,依旧如此。她们乐忠于把自自己带入角色,幻想似的,之后慢慢就开始了自己写小说的情况,不过大多无疾而终。长大以后好像还是改变不了,开始热爱那些电影。例如《小时代》《左耳》等。其他的我不记得名字了,我还是没办法喜欢。这两部我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看了,剧情依旧很尴尬,和其他伤痛文学如出一辙。左耳除了马思纯演技在线,其他都是尬演,小时代就不多说了,怀念读书时候的青春还是可以的。
■网友的回复
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网友的回复
【有哪些你一开始就明白,但有些人需要时间才能明白的事情】 比如感情,一开始分手就知道不可能在一起了,可是我还是再坚持,还是在等,非要等到遍体鳞伤才肯接受~~
■网友的回复
每个人的特质和经历不一样,你一开始了解的业务别人若干年以后才懂,别人一开始就懂的,可能你也要很久才懂
■网友的回复
谢邀。这个题目蛮有意思,你的经历也蛮有意思。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感悟。小时候被母亲以及爷爷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他们之间也有矛盾)对待而产生“妈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爷爷,你这样是不对的”的内在信念。而非指责自己,认为自己有问题。现在看来,年幼的我产生这样的感观非常超前,对当时的自己也是一种保护。这样即使当时的自己很痛苦,但是也保有一份自我认同和客观看待事情的视角。另外,也让我很早体会了人生的苦难,这有助于当下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以现在的认知来解释的话,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科学的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能力比较早开发,能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并对自我和环境有很敏锐的觉知。如果从佛法来看,那就是因为机缘巧合,我们“悟”到了一些事情,这种“悟”可能来自于我们前世,也可能来自于过去的修行(我想这不是迷信)。这可以适当解释你说的苍老的灵魂的感觉从何而来。而从科学角度解释,那荣格说的“集体潜意识”我想也是同样的意思。有时我们的智慧并不是来自于我们,而是它本来就在那里,等待我们去找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