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那还有没有阅尽天下书的必要

阅尽天下书,更多只是读书人的一个梦想。不可能实现,也没必要实现。据说,中国的古书真是可以读完的。当然,想想四库全书也知道是很艰巨的。至于外文书,鉴于欧美没有焚书坑儒、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革四清……至少英文的书,基本别指望能读完。你到国外的图书馆去看看,就会震撼死了。人生短暂。抓紧挑出一千本好书,读读完就算不错了。至于信不信书的问题。当然要批判性的读。学而不思则罔。
■网友的回复
这句话前半部分说的是你要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思考,别被作者绕进去了。例如,我昨晚看袁腾飞的视频,他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共产-党的不是不可以读,我读的都是共产~党的书,但我读出名堂来了。后部部分没必要也不可能完成。
■网友的回复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是说给书呆子听的,说的是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不是说给文盲听的。你看现在这个社会,如果不是吃经济发展的福利(比如房虫啦,生活在城乡接合部赶上政府建设开发区或者政府修高速公路冲了谁家田地什么的)没点儿文化基本混不转。所以我觉得,活着必须读的书就那么几种:基础教育,生活常识,交通规则,基础法律类(当然这些也不都是从书中得来),剩下的书就看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了。李开复估计不会懂什么遗传学,毛爷爷也不可能懂怎么造汽车。各取所需而已。
■网友的回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有些人天生爱思考,洞察力强,哪怕实际阅读得不多,也能从为人处事中提炼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他自己本身就是一本书。比如一些哲学家,企业高层等等。有些人不爱学习思考,但是又不得不去学习,通过阅读能够弥补自己的知识库,也能缓解一定的焦虑和迷茫。结论:这么说吧,个人觉得读书靠自己的目的,有的人纯粹是为了思考碰撞观点(思考当做乐趣)有的人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寻求方法和共鸣。因此,尽信书有无书,因人而异。孟子是一名思想家,本身就是一本活书。
■网友的回复
请提问者参考这句话:把书从厚读到薄,在从薄读到厚,有点辩证的命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