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刘果儿#看皇权的衰而复兴,以魏晋南北朝“士族”的本质( 三 )
''选官用人 , 必先大姓 , 而中正所铨 , 但存门第 , 吏部彝伦 , 仍不才举 。 ''《资治通鉴.卷90》
北方士族中的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等世家大族 , 在每一届政权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所不同的是在前期阶段因为牵涉宗族矛盾等历史因素 , 所以北方士族地主集团在统治政权中的名望和作用 , 不及南方士族地主那么明显 。
反观魏晋南北朝时期 , 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皇权 , 必须要借助士族地主集团来篡位夺权、稳固政局 , 虽说 , 能一时巩固住他们的皇权 。
可是 , 士族集团经济实力的极速膨胀和政治体制上的门阀现象 , 反过来说又严重削弱了政权编制的稳固性与皇权的高度集中 , 这等于是由士族地主集团所固有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
文章图片
为何这么说呢?依据如下:
第一、因为士族地主的身份性的特殊 。 在古代 , 每一个士族地主都拥有政权所承认的大宗私有化田地与依附性质的私家人口 。 等于是构建起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 在政治层面上而言又是一种处于半自主、半自治、又完全封闭化状态的私人化庄园 。
因而 , 在经济价值的转化上就分割了以皇权为代表的封建政权所统制的国有土地与人口 , 因而就分割了皇权专政时期的经济基础 。
第二、因为士族地主是一种封闭性强烈的团体 , 其最大的特点是拥有极强的排它性 。
士族集团在关于人际交往的处世之道上 , 崇尚门第、重视婚宦 , 为了确保家世、世族血统的''清贵''性和权益 , 其非但不会同普通的寒门庶族地主之间展开合作 , 甚至就连不是世家大族出身的皇权一族也会遭至他们的贱视 。
所以 , 每当新兴政权更迭换代之际 , 士族集团虽说扮演着皇权佐命的角色 , 但其本意是为了一己之私 。
清朝史学家 , 《廿二史札记》、《瓯北集》、《瓯北诗话》等著作者赵翼言道:
''盖自汉魏易姓以来 , 胜朝之臣 , 即为新朝佐命 , 久已习为固然 。 其视国家传代 , 一若无与于已 , 而转移迁官受赏之资 。 《资治通鉴.卷251》
由此可见 , 士族集团这么做的意图 , 并不是以尊重皇权为出发点 , 而是为了借助佐命皇权之功 , 来谋求权益的最大化 。
若是这种目的不能得以实现的话、士族集团则会改换门庭 , 掉头扶植另一个政权 。
原因是 , 在士族集团的眼里 , 皇权的更替 。
''只不过是将一家物予另一家耳 。 ''《廿二史札记.卷12》
士族地主集团的这种异化现象是直接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王朝更新换代异常频繁的首要因素 , 也是引发皇权统治者与士族集团之间''政见不合''的重要原因 。
文章图片
第三、因为在古代时期 , 士族阶层则隶属于知识分子阶级 。 所以 , 冠以知识分子头衔的士族阶级 , 常常以''世代宗儒''和''信守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大肆自我标榜 。
不过 , 纵观实际而论 , 士族集团则更喜欢尊崇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理论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对于士族阶级而言 , 传扬天子无为 , 则更有利于士族集团的专政地位 , 宣传人民无为 , 则更便于其奴役 。
所以说 , 士族地主集团所传播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学说 , 针对专政体制而言则非常不利于皇权统治 。
毕竟 , 封建历史时期的皇权专制 , 完全是一项基本轨制 , 更是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 源于这种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 在社会活动范畴里的基础又根深蒂固 。
文章图片
因此 , 生存在这个体制内的每一个人 , 一直都很难脱离这种文化的束缚牵制 。
即便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曾几度发生皇权''衰微''的一种异化现象 , 其主要因素是因为当时历史特定的基础条件和国策方针出现差错所酿成的 , 而绝非是因为民间有抵制皇权专制的反对势力 。
推荐阅读
- #缥缈峰下一粒沙TB#却衍生了对皇权威胁更大的内阁,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 美授杂谈■侯宝林带徒子徒孙登台,预示80年代相声复兴,回忆第一届春晚
- 「天蓝火品历史」皇权至高无上,任何人无法动摇,此人建立的帝国堪称古代皇权巅峰
- 晨敏架子鼓@刘备会不会杀诸葛亮?,假如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复兴汉室
- 『华夏问长安』却把明朝推向了深渊!因为自身已经腐朽了!,文官集团限制了皇权
- [艺术中国]也不愿被人窥探其创作的艰辛历程,这位文艺复兴巨匠宁愿烧毁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