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百岁老人在这里治愈 光谷之“光”如何点燃生命之光( 二 )

有一种药叫做信心 , 有一种治疗叫做爱心 , 走进红区 , 医疗队员带给患者的除了医药 , 还有回家的希望和战胜病毒的勇气 。
战“疫”以来 , 有两双“手”让重症科护士陈健难忘:
一双是该科男护士许志洋的手 。他是ECMO护理团队的主力 , 一次接班后 , 他发现上了ECMO的女患者正试图用手去抓握 。他意识到 , 虽然注射了麻醉药 , 但患者头脑还是清醒的 。为了给患者鼓励 , 许志洋过去握了一下她的手 。没成想 , 患者竟像抓住救命稻草般紧紧握住他不放 。许志洋知道 , 身患重病的患者此刻最需要安全感 。从此只要有时间 , 许志洋就会蹲在患者床前握着她的手 , 告诉她不要害怕 。当ECMO撤机 , 患者终于可以睁开双眼 , 她流着泪说:“我虽然看不见他 , 但我永远不会忘了他……”
另一双是护士长马艳的手 。一次 , 科里有位88岁的孤寡老人因病重无法进食 , 一度被报病危 。专家会诊后 , 下医嘱做PICC导管置入 , 尽快给予肠外营养 。但老人因久卧病床 , 肢体挛缩难以伸展测量 , 马艳本着对患者生命的珍重扛起重任 , 凭经验和科学换算 , 计算出置入导管长度 , 克服身穿防护服、没有B超引导、血管干瘪等不利因素 , 硬是戴着四层手套盲穿成功 , 为老人架起生命“补给线” 。
光谷■百岁老人在这里治愈 光谷之“光”如何点燃生命之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光谷院区接收患者 。赵佳庆 摄
医护以心相交 , 病患必将以命相托 。为巩固和谐医患关系 , 医院适时发起“六个一”活动:多一点了解、多一声问候、多一份耐心、多一刻陪护、多一句安慰、多一度温暖 。
一位截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 情绪暴躁不配合治疗 。科室年轻护士们主动请缨成立“90后护理小分队” , 细心照顾、耐心开导、毫无怨言 , 让这位患者走出焦虑 , 主动配合医院治疗 。
一位重症患者因大量粘痰淤积于气管 , 造成通气不足 , 呼吸窘迫 , 科室7个护士分工合作 , 一起帮助患者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 , 促进痰液引流 , 终于使患者呼吸顺畅 。
一位高龄患者表达困难 , 沟通不畅 , 护士们把常用的查房词汇制成简单易懂的“趣味沟通卡片” , 让患者用图说话 , 拉近了彼此情感距离 , 形成心灵默契 。
……
“把疫情当敌情、把防控当打仗、把病房当战场”“军民齐心、其利断金”……为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 医务人员在各科室走廊设立“文化墙”、绘制“许愿树”、张贴“爱心卡” , 在防护服上描画卡通图、撰写励志语、粘贴姓名牌 , 还组织轻症患者适度开展一些文体活动 , 让春天的气息驱散疫情的阴霾 。
光谷■百岁老人在这里治愈 光谷之“光”如何点燃生命之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位经ECMO抢救的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 医院领导列队相送 。赵佳庆 摄
全程化管控:为了战友零感染
“战胜病毒 , 平安回家 。”医疗队员听过最多的这句话 , 是亲人的嘱托 , 战友的叮咛 , 患者的企盼 。
“把危险留给自己、把重担留给自己、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感控科主任李丹对医院临时党委提出的“三留一让”要求有更深的认识 。她认为 , 认真细致地做好感控工作 , 筑起阻断病毒的“防火墙” , 实现“打胜仗、零感染”目标 , 就是把最大的安全让给战友 。她忘不了医院感控工作白手起家的艰辛历程 。
光谷■百岁老人在这里治愈 光谷之“光”如何点燃生命之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医护人员穿好防护服 , 准备进入病区 。赵佳庆 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