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战“疫”,“武汉保卫战”中的武汉大学( 二 )


逆行天使:白衣执甲的武大人
“口罩摘下那天 , 我要去吃热干面、去武大看樱花……”疫情期间 , 这句愿望被转述了千万遍 , 一场樱花盛开成了全民期待 。
武大樱花是武汉的一张名片 。 据不完全统计 , 在赏樱高峰期间如果不限制进校赏樱人数 , 一天进出珞珈山观看武大樱花的人次可超10万 。
武大每一朵樱花的梦想 , 就是看一场人山人海 。 然而 , 在这个春天 , 樱花的梦想 , 戛然破灭 。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 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战、总体战 。 武汉 , 遭遇至暗时刻 。
江城一时风雨飘摇 , 珞珈山不能坐视 。 武汉大学以两个附属医院为主体 , 在抗疫临床救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本部、东院 , 接管托管了4900张新冠肺炎患者病床 。 院本部(新冠病床400张)、东院区(重症病床800张)、武昌方舱医院(800张)、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1000张)、光谷日海方舱医院(1400张) , 托管的武汉市第九医院(500张) , 还支援金银潭医院等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本部 , 接管托管了5400张新冠肺炎患者病床 。 院本部(2000张)、雷神山医院(1500张)、江汉方舱医院(1500张) , 托管武汉市第七医院(400张) 。 其中 , 全面接管雷神山医院 , 创造“边建边治边培训”的“中国奇迹” 。
如果算上附属的同仁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亚心医院、恩施临床医院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3000多张病床 , 武汉大学投入病床将达到13300多张 。
“在与疫情战斗中 , 一批武大人临危不惧、义无反顾 , 以医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站在战疫的最前线 。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感慨 。
武汉大学1989届临床医学专业校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 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 , 最早和院方一起上报 。 张继先也被称为“武汉疫情上报第一人” 。
会诊抢救过“非典”、禽流感重症患者的彭志勇第三次主动站在防疫最前线 。 作为武大中南医院ICU科室主任 , 他是在武汉较早建立隔离病房 , 并较早呼吁降低确诊标准的一线医务人员 。
武大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余昌平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 在与病毒搏斗的40天里 , 他一直用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 , 录制短视频科普“新冠病毒” , 让更多人能科学清晰地认识新冠肺炎 , 知道如何防范不恐慌 。
在武大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 郭琴、赵智刚、李春芳和柏慧等4名医护人员不幸先后感染新冠肺炎 , 但他们在治愈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第一时间返回岗位 , 继续救治患者 , 被称为心系患者的“返岗天使团” 。
附属医院开展前线阵地战 , 珞珈山忙于校园防卫阻击战 。 截至目前 , 除了一名医学硕士研究生在一线帮助医务人员被感染以外 , 武大796名留校学生无一感染 。
武汉大学校医院院长周永明说 , 796名寒假留校学生的生命安全必须摆在第一位 , “硬核防守”才能阻止疫情在校园内蔓延 。 当前武汉疫情防控形势虽然发生了积极向好变化 , 但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 要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工作 , 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 。 “鉴于此 , 今年樱花开放期间 , 武汉大学校园实行严格封闭管理 , 不对社会公众开放 , 敬请大家谅解 。 ”
科技抗疫:蓝柯团队与“网红”小珈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 , 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 ”
疫情发生以来 , 武汉大学科研人员以一线疫情防控救治为导向 , 坚持科研攻关与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紧密结合 , 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 在抗疫科研攻关中展现了许多引领性的支撑作用 。
“截至目前 , 武汉大学相关团队已明确8种药物或化合物在体外试验中对新冠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 ”武大副校长唐其柱表示 , 这也得益于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和完整的医学学科体系优势 。
“据我们了解 , 现在国内从事冠状病毒基础研究的团队不超过10个 。 冠状病毒是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的一个长期且重要的研究方向 , 具有厚实的学术沉淀 。 ”实验室主任蓝柯对最终制伏新冠病毒充满信心 。
此外 , 蓝柯告诉采访人员 , 通过与药学院刘天罡团队、基础医学院侯炜团队、健康学院于学杰团队联合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同仁医院的检验科室合作攻关 , 基于数字PCR技术和纳米孔测序技术研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 , 在加快核酸检测、提高敏感性、降低假阴性等方面做出了亮眼的成绩 。
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教授团队 , 率先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循证与转化系统研究 , 形成临床一线诊疗、护理经验和循证医学融合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 , 并与王辰院士共同主编《实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手册》 , 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
知己知彼 , 方能百战不殆 。 蓝柯团队从1月2日即获得“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肺泡灌洗液标本 , 开展病因学研究 。 3日检出病毒核酸 , 5日完成系列测序 , 7日凌晨确定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 为我国在疫情早期快速锁定病原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