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张文宏:大流行状态下 各国如何战疫


3月11日 ,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 ,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 。 世界将进入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时期 。
目前 , 中国国内战疫已进入扫尾阶段 , 而中国外的第二战场却才刚刚正式开打 。 亚洲、欧洲、美国以及中东(伊朗)均出现病例的快速增长 , 各国不同的防疫政策也纷纷出台 。
『传染病』张文宏:大流行状态下 各国如何战疫
本文插图
多国参考“美国模式”
由于各国很难下决心采取以经济停摆换取疫情控制的策略 , 因此 , 无论各国的医疗体系先进与否 , 大部分参考的都是美国的防疫策略 , 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
同样参考美国模式 , 亚洲各国和地区与西方各国的抗疫成绩为何差异很大?笔者最近反复和美国的医生、临床微生物专家以及疾控专家进行沟通 , 也仔细阅读美国疾控中心的声明 , 并在3月底和美国专家进行了一次视频会议讨论美国的疫情防控 。 美国是最早采取封闭疫区人员回国措施的 , 要求美国公民回国需隔离2周 , 但是美国没有采取社区管理、戴口罩等措施 。 这种情况下 , 病例一旦进入社区 , 产生社区感染相关的二代病例是难免的 。 关键的问题是 , 二代病例产生后 , 现有的医疗体系是否能够迅速启动并及时将其筛查出来 。 一旦社区感染产生 , 战疫自动进入第二阶段 , 即社区感染的防控 , 这一阶段主要考验医疗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 。
【『传染病』张文宏:大流行状态下 各国如何战疫】在美国 , 随着疫情的加重 , 诊断技术开始逐渐下放 , 医保和抗疫经费也开始支付这部分费用 , 专业诊断公司纷纷加入抗疫工作 。 美国虽然反应稍慢 , 但是防疫体系一旦启动 , 能够快速发现新病人 。 美国能否控制住疫情 , 主要看试剂到位之后的病例数增长情况 。
以美国防疫体系为参照的亚洲各国 , 由于有高效的家庭医生网络和国家检测体系 , 能够比较快地筛查出疑似病例 , 并迅速处理后续的社区传播 。 但是由于缺乏社区强有力的管控手段和全方位的民众配合 , 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控制病毒的传播 。 疫情是否会扩散 , 与病毒传播的速度和基本医疗体系的筛检能力密切相关 。 目前看来 , 亚洲各国无法像中国这样实现本地病例零增长 , 但是均处于可控范围 。
英德采用了同一种策略
英国首相鲍里斯希望采取“群体免疫”策略 , 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可能会有60%-70%的人群感染 。 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恐慌 。 其实英国首相和德国总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 新冠肺炎已经是大流行态势 , 他们无法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 , 经济一旦停摆 , 社会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远远超过疾病本身 。
事实上 , 疫情如果控制不好 , 经济一样会受到极大影响 。 德国和英国目前已经加大了抗疫力度 。 特别是德国 , 采购了大量的呼吸机备用 , 受到民众一致好评 。 这些欧洲国家一方面正在为可能增加的重症患者数量做医疗储备 , 一方面希望尽可能延缓大流行峰值的到来 。 只要把1个月达到峰值逐渐延缓为3个月达到峰值 , 随着夏天的到来 , 发病率下降 , 随后就可以将1个月内可能发生的病例数分散到1年中的12个月内逐步处理 , 化整为零 , 依靠现有的医疗资源能够应对 。
如何把该病的峰值降低呢?通过降低社会接触密度、有限的人群隔离、避免超级传播的发生 , 应该能够做到 。 但是欧美不是中国 , 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可以启动人群的联防联控 。 因此 , 他们选择告知民众最差的结局 , 也就是60%-70%的人群会被感染 。 在这个背景下 , 再宣布一系列终止大型活动的措施 , 就可以取得民众的理解 。 欧美国家的居住环境较为开阔 , 只要采取减少聚集性活动、疾病高峰期在家办公等措施 , 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疫情的传播 。 但这种居家隔离的方法是否合适 , 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德国、意大利已经开始考虑建方舱医院 , 通过提升医院的应对能力 , 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医疗挤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