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将对中国经济和财富分配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人神共奋1、人有了 , 钱也有了 , 可料没了随着疫情拐点将近 , 整个国家的注意力渐渐聚焦到“复工”上 , 政策都集中在提供资金支持、恢复人员到岗上 。不过 , “人”和“钱”只是复工的一个方面 , 第三个影响复工的问题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渐渐浮出水面 , 那就是“料” 。春节前囤积的原料用完了 , 上游的生产和运输都还没有完全恢复 , 市场上要么没货 , 要么价格暴涨 。复工最痛苦的事是没人 , 没钱;复工最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有了 , 钱也有了 , 仓库里原材料没了 。还不只如此 。 人和钱只是中国经济自己的危机 , 但“料”就是全球的危机了 。 从来没有经济学家做过这样的推测:如果中国经济突然停摆一个月 , 全球会为之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答案现在就来了 。 运输停滞造成的影响可说是“货出不去 , 料进不来” , 造成整个产业链的断裂 。有中国买家向沙特阿拉伯请求减供原油和天然气 , 造成满载的油轮和空空如也的天然气载运船滞留在海上 。汽车产业链的很多环节都转移到了中国 , 国际汽车巨头 , 特别是日韩系车企面临停产 。苹果公司表示 , 其智能手机的供应或因新冠病毒疫情受到影响 。更糟糕的是 , 药企发出警告 , 因为全球大部分原料药都在中国生产 , 全球药房都将面临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紧缺 。这个问题显然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 21号的政治局会议甚至首次提到了“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说法 。当然 , 疫情只是一次性冲击 , 全球供应链的秩序早晚会恢复 , 甚至可以把它看成对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的“实盘压力测试” 。不过测试之后必有回响 , 我认为 , 本次疫情将对未来产业链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大家可能觉得这件事太遥远 , 对自己没什么关系 , 那么我要说的是——这个深远的影响还将改变未来中国的财富分布格局 , 不亚于此前二十年房地产对中国人财富的影响 , 这就跟大家都有关系了 。2、产业链碎片化想要理解这种影响 , 先要回顾一下 , 中国是怎么变成“世界工厂”的 。最初的故事当然是劳动力便宜 , 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大、这些都是在东亚发生过几遍的故事 。 后来的故事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物流体系的突飞猛进 , 这被归为“中国体制优势” , 也可以理解 。 但再往后 , 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聚焦现象 , 一个村一个镇常常很多家工厂生产同样的产品 , 这是因为一个“能人”偶然成功 , 导致大量熟人效仿造成的 。这些工厂相互压价 , 挤掉了其他地区的制造商后 , 自己也面临着无序竞争的压力 。在人力成本上升的时候 , 想要控制成本 , 就要专业化大规模生产 。 不同的工厂开始专注于原制造中的某些生产环节 , 形成相互错位竞争 , 这样就把产业链进一步细分 。类似电子、汽车这些产业链复杂的行业 , 原先的“零件厂——组装厂”的生产模式 , 被细化为“元件(材料)——器件(零件)——组件(零部件)——模组(零部件总成)——整机组装(整车)”极其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
一部手机 , 包括几百个供应商的制造与装配劳动 , “生前”在全球移动的距离 , 很可能超过它一生中的移动距离 。这个“产业链碎片化”的趋势一旦开始 , 只要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超过供应链的各环节的交易成本 , 就不会停止 。专业化生产的另一个问题是受下游技术路线的影响太大 , 所以 , 厂家力争让自己的产品通用化 , 进入多个产品供应链 , 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 这就形成了多个产业链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的复杂纠缠状态 。产业链的精细化程度和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 导致单一企业的搬迁会遇到供应链的困难 , 而大家一起搬又缺乏协同效应 , 使产业逻的迁移变得更加困难 。上个世纪的40年里 , 制造业实现了“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中国大陆”的三次大迁移 , 但在本世纪的20年里 , 尽管中国的人力成本上升了两三倍 , 但向东南亚的迁移仍然不明显 。
很多经济学认为 , 中国就是制造业迁移的“终点站” 。但产业链的碎片化也造成了脆弱性 , 细分环节的寡头效应明显 , 供应商数量大大减少 , 一旦出现意外 , 就会造成整条产业链的停摆 。这次疫情 , 企业光自己的厂复工还是无法生产 , 还要看上下游的复工情况 。比如口罩的生产很简单 , 对人的要求也很少 , 但大规模放量的瓶颈在于熔喷布 , 这种无纺布的用途涉及纺织、环保、锂电池材料等多个行业和产业链 。 而熔喷布放量的关键材料聚丙烯 , 这是石化行业的产品 , 所以到最后 , 能最快生产口罩反而是中石化 。 可中石化要上生产线也有瓶颈 , 还得先有口罩生产设备 , 这就涉及到了机械设备行业……还有韩国半导体行业看似实力雄厚 , 被日本断供三种材料就被抓住命根子 。整个国家的“黑天鹅”也许很罕见 , 但某一个产业的“黑天鹅”可能会越来越多 。 产业链之间的交叉 , A产业链的某些中间环节出现问题 , 发生连锁反应 , 祸及B产业链的现象 , 将会很常见 。产业链布局过于集中又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 本次疫情还没有过 , 已有汽车企业要求供应商加速了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等东南亚基地的进程 。只是 , 疫情毕竟是一次性影响 , 会造成产业链持续转移的趋势吗?3、“世界工厂”变成“全世界开工厂”制造业产能迁移的趋势早在疫情之前就逐步开始了 。第一批“出海”的企业都是类似服装鞋帽一类人工成本占比大、但供应链很简单的行业 , 可是“先头部队”回来报告的却是:东南亚建厂的劳工制度合规成本 , 常常抵消了人力成本的下降带来的好处 。当然 , 让企业下不了“出海”决心的 , 更重要的还是前面的“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但2017年开始 , 企业出海的速度再次加速 , 因为企业产能的迁移并不完全算的是经济账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渐渐改变以前的低调赚钱的形象 , 以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出现 , 跟传统强国特别是美国之间的摩擦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 直接体现在贸易摩擦上 , 最终演变了贸易战 。所以 ,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 , 把全部产能都放在国内是非常危险的 , 如果想要在产业链上保持自己的地位 , 就必须走出国门 。就算企业老板自己不想国外建厂 , 下游的大客户为了供应链安全 , 也会要求你这么做 , 比如到美国建厂的曹德旺 。像这次的苹果供应链之所以还能够恢复一定的产能 , 很大一部分是早先转移到东南亚的产能发挥了作用 。
推荐阅读
- 困境儿童@民政部:15省份救助保护393名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
- 『一季度』一季度GDP数据来了 疫情未伤经济“筋骨”
- #疫情防控#【地评线】天府网评:让民生服务在网上“通”联
- 「确诊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黑龙江』黑龙江对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 『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国海关累计投入一线卫检人员超27万人
- #北京#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 北京疫情减租政策延长2个月
- 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防止聚集性疫情反弹 继续常态化科学防控
- [疫情]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下降6.8% 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 「经常账户」国家外汇管理局:疫情不会改变经常账户运行基本平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