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院士评选到演员降薪”说改革
清华大学医学院某知名教授 , 曾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 “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技人物 , 同年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职位 , 2019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9月被授予“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 她曾在清华大学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实验团队 , 先后攻克了令世界其他科学家用了几十年时间都无法破解的人体葡萄糖等系列科研难题 , 40岁落选中科院院士后远赴美国 。 我们暂不追溯这位教授出走的真正原因 , 但真实的现状是我们流失了非常宝贵的人才 。 随之 , 人们在网络上开始了对我国院士评选制度改革的大讨论:论资排辈休矣!近日 , 我在头条上还看到国内某出名演员因国家广电总局的限薪令使得原本可拿到8000万元的总片酬缩水到了1620万元 。 这“缩水”的薪酬一定会令当事者心寒 , 但也一定仍是普通大众的心病 。 演员的高片酬近年来一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吞噬人民生命安全的当下 , 当人们目睹着在前线拯救人民生命的医务、军事、科研和其他无数“抗疫”工作者的身影时 , 又一次勾起了大家对于演员薪酬的记忆 。 于是也就有了李兰娟院士掷地有声的谏言:这次疫情结束以后 , 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 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 , 适当管控娱乐圈某些“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 , 只有少年强则国强 , 祖国未来的发展 , 需要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秋瑾在《满江红》中说:“算弓鞋三寸大无为 , 宜改革 。 ”《后汉书•黄琼传》中说:“覆试之作 , 将以澄洗清浊 , 覆实虚滥 , 不宜改革 。 ”顺此来看 , 改革当是引起事物发生变化的一种主动行为 , 一般情况下是指人们对过去或目前的不良运行状况 , 经过分析研判后作出相应的改良或革新 , 其目的是遵从规律 , 革故鼎新 , 提质增效 ,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 。 所以改革一般是正向的 , 一般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 。 我们国家如果不是从多年前就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 , 就不会有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 ,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 , 中华民族建立并展现的空前自信 ,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改革只有进行时 , 我们似乎不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 , 但我们知道它永远不会有终点 。 因为时代在不断变迁 , 社会在不断发展 , 人类在继续进化 。 特别是人的因素决定着改革不能、也不应停滞 。 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体格学年鉴》的编辑罗伯特•沃尔德•萨斯曼关于“人类进化仍在继续”的观点已经被很多人类学家所接受 , 说人类未来可以演化出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新物种 , 而这种新物种无法与现在的人类物种共同繁育后代 。故唯有改革 , 才不会让相关者落伍;唯有改革 , 才会有无限美好的未来 。 我们相信 , 国家一定会对关乎人民关切的呼声做出积极的回应 , 也一定会继续对影响广大人民福祉的顽症用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进行改革 。
推荐阅读
- 「张伯礼」苦战82天!把胆留在武汉的张伯礼院士今天回家!
- 光明日报■望之蔼然,近之亦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郁铭芳
- 「宁波日报」甬籍院士郁铭芳逝世 系我国化学纤维领域奠基人
- 【福州新闻网】又痛失一位院士!我国化纤领域奠基人郁铭芳教授逝世
-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杭州的“太阳马戏”还能看吗?最新消息:演员们训练没有停,正为复演做准备
- 『汉新闻TB』王辰院士:这件事已刻不容缓
- 「长江网」院士医生全程守护患者,这个援鄂医疗队返程
- 「法币」第二十九届“律赢惠”杯 “最佳文章”、“出彩文书”评选结果
- 「医疗队」中科院院士陈孝平慰问吉大二院攻坚医疗队
- 『李兰娟』被甜到!李兰娟返杭,丈夫郑树森院士接机牵住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