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疫情而生的家暴
2020-03-08 09:07 来源:澎湃新闻原始标题:中国家庭|那些因疫情而生的家暴一2月11日 , 在河南洛阳老家的小利和家人接到了来自12岁外甥浩浩的求救电话 。 浩浩住在距离小利家50公里外的邻县 。“妈妈刚刚被爸爸打了” , 侄子浩浩在电话里对小利和她家人说 。 浩浩的妈妈王琴是小利的一位远房亲戚 。 小利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www.thepaper.cn)说 , 王琴在很年轻的时候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 即当时打电话向自己求救的浩浩 。事实上 , 王琴已与这位家暴她的男人离婚 , 但前夫在过年前以见孩子为由 , 恳求王琴去他老家一起过年 。 暴力就在这期间发生了:吃早饭时 , 父亲因为小事打了孩子 , 王琴劝阻他不要这么做 , 但前夫却狠狠地打了王琴一巴掌 。被打之后的王琴带着两个小孩 , 拖着行李 , 逃出了前夫家 。 小利接到电话时 , 他们三人正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徘徊 。二月中旬 , 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 每天新增病例使中国众多城市纷纷采取了封锁模式 。 而人们尚未想到 , 这场漫长的封锁无形间触发着家庭暴力 , 也使受害者陷入危险境地 。小利告诉澎湃新闻 , 王琴被打后 , 想要逃出前夫的家 , 回到自己居住的50公里以外的村子 。 但是 , 在疫情期间 , 要想离开一个处于封锁状态的村子 , 获得执法部门的通行许可 , 是极其困难的 。被困在街上的王琴尝试拨打110报警 , 但警察没有出警 , 而是建议王琴可以让亲戚从其他村子来接她 。 小利认为 , “警察只说你可以来接 , 并没有给你具体的支持 , 比如说是不是能帮忙送到县界;或者帮忙和县界的人联系 , 给我们(王琴的家人们)发通行证 。 ”小利和家人们想了个办法:让王琴和孩子们到县界来 , 小利和家人们从那儿接走她们 。 但是王琴前夫家离县界有一定距离 , 即使马不停蹄地步行也需要走上大半天 , 更何况王琴还带着两个12岁和7岁的孩子 。在前夫的老家 , 王琴没有认识的熟人 , 而公共交通也已停运 。 因此 , 除了恳求前夫将她和孩子送向县界之外 , 没有其他的办法——即使前夫是一个可能会再次施暴的人 。 在经过家人许久的劝说后 , 前夫同意送王琴和孩子到县界 。 而当他见到王琴和孩子们时 , 三人已在往县界的方向走了五个小时 。“我们当时非常担心 , 街上的饭店都关了 , 也没有交通工具 。 他们(王琴和她的孩子们)已经好几个小时没吃东西了 。 ” 小利说 , “施暴者在疫情期间打人 , 真的是非常残忍 。 ”二疫情期间 , 家暴 , 这一在2016年3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被明令禁止的行为 , 正在默默地发生 。万飞是湖北省荆州监利县的一名退休警察 , 亦是反家暴公益组织“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的创始人 。 该协会自2015年来持续实施反家暴项目“万家无暴” 。 2月28日 , 处于疫区中心的他告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 自疫情爆发以来 , 当地收到的家暴报警较疫情前翻倍了 。“监利县派出所在2月份收到162起家庭暴力案件的报警 , 是去年同月47起举报的三倍 。 而1月份报告的案件数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 其中 , 绝大多数是丈夫对妻子的暴力 , 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暴力 。 ”
通常 , 110接到家暴报警后会在微信群通知“万家无暴”的社工, 社工会对接妇联、心理咨询师等 , 给受害者提供支持 。万飞 供图而 “万家无暴”公益团队监测的另一个县——潜江 , 今年1月份的家暴报警数量是85起 , 2月份为83起 。 而去年的数字分别是43与47 。“无论是和同期比 , 还是和疫情前相比 , 增幅都是巨大的 。 ”万飞说 。“家暴数量的激增 , 和疫情有着紧密的关系……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 , 90%的暴力缘由都与疫情有关 。 ”万飞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而造成疫情期间家暴多发的原因有许多方面 , 最常见的是由疫情直接诱发的家庭矛盾 , 比如“是否出门”“能否走亲戚”的争执;同时 , 长期的居家带来的恐慌、焦虑 , 造成人们的负面情绪无法释放 , 使家庭原有的矛盾被激发 。 再加上疫情对人们工作的影响 , 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 让夫妻间又产生了新的矛盾 。2月26日 , 一位来自深圳的女性在微博上发布了她与调解员的录音 , 称她在遭受男友的暴力时 , 调解员对于她的指控处理不合规 。当事人称 , 当她和调解员陈述男友要打死她后 , 调解员回复“他喝醉酒的话你也信?你就害怕了?”而当她要求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时 , 调解员说:“有这个必要吗?要弄死他吗?“此微博受到了大量关注 。 一天后 , 深圳警方发文表示 , 该施虐者将被拘留五天 , 而这位调解者已被“教育” 。尽管万飞表示 , 他的警察同事对每一个许多举报家庭暴力的案件都亲自出警了 。 但正如王琴和这位微博求助者所经历的一样 , 中国的许多警察还是不愿意处理家暴案件 ,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 。而恰恰因为疫情 , 使家暴受害者的处境与平日相比更加危急 。“因为疫情 , 社会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支持系统也被严重削弱 。 ”万飞进一步分析了疫情期间家暴案例增加的原因:首先 , 家庭、单位的支持系统基本被隔绝 。 人们的日常往来因为疫情而被打断;第二 , 民间和政府的力量被削弱 , 比如监利县当地的家暴庇护所 , 因疫情转变为流浪者的庇护所 。 同时 , 受害者的自助系统也被削弱了 。 餐馆关门、宾馆不准营业 , 很多受害者被赶出家门 , 自己无处可去 。目前“万家无暴”正在协助的一个广东案例 , 即面临着这种情况:受暴女性被丈夫殴打而逃出家门 , 但受疫情影响 , 许多酒店停止接受客人 , 在社工介入案件后 , 通过和妇联的沟通 , 联系到当地的防控指挥部来协调 , 才最终将受害者安排住进了宾馆 。而近期发生的多地监狱内聚集性感染事件 , 让警方在拘留犯人的时候也较为谨慎 , 万飞表示 , 警察在评估案件时 , 会考虑疫情的情况 , 优先采取制止、调解、要求写保证书、出示“家庭暴力告诫书”、罚款等方式惩罚施暴者 。除此之外 , 由于一些村庄封路导致警车无法进入 , 这也使得救助受害者变得更加困难 。三“所有人的精力都聚焦在疫情上了 , 这些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成为被忽略的群体 , 但她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帮助 。 ” 万飞说 。疫情期间 , 由于家庭暴力相关案件激增 , 公益组织“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中心”为此推出了一个 特殊手册 , 指导遭受家暴的人如何地保护自己 , 比如 , 指导受害者在面对法院不开放的情况下 , 在线求助 。非营利组织“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的负责人 ,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冯媛告诉澎湃新闻 , 每年的逢年过节都是机构求助热线的接线高峰 , 这次疫情中 , 她们也收到了大量与家庭暴力有关的求助 。“逢年过节 , 家庭成员间平日有的分歧、冲突会被放大 。 比如 , 春节时牵涉到请客、送礼、拜年、去谁家过年等 。 ”冯媛说 , “另一方面 , 在这段时间家人间的活动空间变小了 , 冲突的缓冲地带也变窄了 。 若是家里有控制欲强或有暴力倾向的人 , 暴力可能就会发生 。 ”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的反家暴意识 , 冯媛于2月底举行了一场线上分享会 , 和1000多名观众分享了当目睹家庭暴力行为时应该怎样伸出援手 。 同时 , 一些反家暴志愿者也在微博、微信中发起了“反家暴小疫苗”的行动 , 鼓励人们在封锁期间 , 将反家暴的倡议书贴在楼道、电梯里 , 提醒邻居家暴是违法行为 。
推荐阅读
- 困境儿童@民政部:15省份救助保护393名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
- 『一季度』一季度GDP数据来了 疫情未伤经济“筋骨”
- #疫情防控#【地评线】天府网评:让民生服务在网上“通”联
- 「确诊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黑龙江』黑龙江对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 「数据那些事」深圳市死亡丧葬费抚恤金标准
- 『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国海关累计投入一线卫检人员超27万人
- #北京#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 北京疫情减租政策延长2个月
- 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防止聚集性疫情反弹 继续常态化科学防控
- [疫情]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下降6.8% 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