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过去17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戒不掉野味?( 二 )


有人发现 , 随着广东近代经济不断发展 , 野味开始被赋予区分阶层、彰显品味的作用 。
比如 , 当地流传一种说法 , 咸竹蜂煲瘦肉或雪梨可治咽喉痛 , 但咸竹蜂并不见于《本草纲目》等传统医术 , 其疗效在清代才被“发明”出来 。 而后 , 穿山甲、娃娃鱼等野生动物被证实既难以料理 , 又难以食用 , 比起美食的享受 , 他们带来的更多是“身份的象征” 。
广东省林业局曾进行过一次调查 , 结果显示 , 广州半数以上居民吃过野生动物 。 究其原因 , 45.4%的人认为可以补充“营养” , 37%是出于好奇 , 12%则是为了显富 。
SARS过去17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戒不掉野味?
文章图片
对野味的喜爱 , 成为后来广东乃至全国的“梦魇” 。
2003年 , SARS从广东爆发并蔓延至全国 , 在全国感染超过5000名患者 , 并导致349例死亡 。 公开报道显示 , SARS首例病例是2002年11月发病的一名佛山村干部 , “发病前吃过蛇” 。 而更广为人知的首例报告病例 , 则是同年12月出现症状的深圳一家餐馆的野味厨师 。
此前 , 多方研究表明 , 果子狸是SARS病毒中间宿主 。 2003年末2004年初 , SARS再次在广东出现 , 一场果子狸“清剿”行动 , 对结束疫情起了关键作用 。
SARS过去17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戒不掉野味?
文章图片
2006年播出的电视剧《武林外传》截图
之前 , 野生动物贩卖为广东提供了大量经济收入 。 据报道 , 在SARS之前 , 深圳经营的野生动物餐饮场所有800余家 , 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深圳销售的野生动物有近800吨 , 其中仅蛇类最高日消耗量就达到10吨以上 。
而在广州 , 新源、东宝、南金、槎头四个野味市场使白云区周边成为最大的野味集散地 , 仅新源市场每天交易额就达190万元 , 年营业额7亿~8亿元 。 从野味供应方面看 , 广东市场在十年内增加“至少五至六倍” 。 其背后 , 是遍布广东全省的1300多家野生动物养殖场 。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 , 在关停野味市场同时 , 当地并没有完全放弃野味销售 。
2003年 , 当时的国家林业局等12部委发布《关于适应形势需要做好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工作的通知》 , 要求各省上报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 , 准许其从事经营利用性驯养繁殖 。 一个月后 , 广东上报40种陆生野生动物物种 , 对比此后林业局公布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 , 占比颇大 。
值得注意的是 , 此前“人人喊打”的果子狸 , 也包含在内 。
这为新一轮野生动物养殖埋下伏笔 。 2011年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雷光英等人 , 对当时上报的鳖(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甲鱼)养殖进行统计梳理发现 , 广东鳖产量从2001年近2.2万吨提升到2009年3.6万吨 , 销售对象从珠三角地区延伸到全国各地 。
SARS过去17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戒不掉野味?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SARS“警示效应”不过两年 。 据雷光英等人调查 , 在2004、2005两年市场低迷后 , 2006年初鳖的行情开始恢复 。 2007年底到2008年初 , 鳖养殖户“获得了量价双丰收” 。
野味餐厅和交易市场也开始“死灰复燃” 。 有媒体调查发现 , 尽管曾风光一时的槎头野生动物市场已不复存在 , 但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地下交易市场 。 凌晨变成野生动物卖家的活动时间 , 趁着夜幕 , 大量野生动物从这里流入各个餐厅 。
2007年 , 当地媒体写道:
“ 只用三四年的时间 , 这些人就忘了SARS肆虐时期的满街萧瑟 , 忘了‘全民口罩’的恐慌 , 忘了‘全面禁口’的谨慎 , 更忘了人类SARS冠状病毒动物源性的主凶就是果子狸 , 只剩下‘吃了保证没事 , 不吃反而有事’的大无畏 。 ”
而原本未进入“白名单”的蛇 , 最终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得到养殖许可 。 2012年 , 广东对此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修编 , 在“经营利用管理”部分中 , 再无“白名单”一说 , 仅“禁止非法加工、食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
SARS过去17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戒不掉野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