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史论教】《史记》列传的名医淳于意,都有哪些高明医案记录,为何名气大


淳于意为西汉初年人,生于公元前205年,卒年不详 , 山东临淄人,人称太仓公或仓公,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医学家 。 他治好过很多疑难怪疾,对于传染病的研究有独到之处 。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中有他的传记 。
【讲史论教】《史记》列传的名医淳于意,都有哪些高明医案记录,为何名气大
本文插图
有一次,淳于意在人宫朝见汉王前,看到齐丞相的舍人奴也从朝人官,淳于意仔细观察这个舍人奴的气色,发现他有病态,就把此事告诉了常喜欢间自己学医的一个太监 。 淳于意说:“这是损伤了脾气,到明年春天,就会鬲塞不通,不能进饮食,到夏天小便出血死亡 。 ”这个太监立即去告诉齐丞相说:“您的舍人奴有病,而且病很重,死的日期都可以预料得到 。 ”齐丞相问:“您怎么知道的?”回答是淳于意告诉自己的 。 齐丞相赶忙叫来舍人奴问:“你有病否?”舍人奴回答:“我没有病 , 身上不感到疼痛 。 ”谁知到了春天,他果然发病 。 至四月,如淳于意说的一样小便出血而死 。 淳于意讲了自己观察舍人奴病的体会:“望他脸色很黄,仔细观察又是死青色,很多医生以为大蛊,而不知是伤脾 。
【讲史论教】《史记》列传的名医淳于意,都有哪些高明医案记录,为何名气大
本文插图
为什么是至春(四月)死,而不是至夏死,因为他胃气黄,已反应到脸上了 。 病重而脉顺清者叫作内关,内关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里很着急 , 但又没有痛楚,这时只要再并发一-病,人就会死了 。 他的病得之于经常流汗,而在烤火后出门遇上大风,受凉后发病 。 ”淳于意诊断舍人奴的病可能是慢性重症肝炎,脸色黄又透着青灰色,一副肝病面容,起先可以不知痛楚,但等到肝硬化后期,就明显腹胀,不进饮食 。 有的人肝实质性坏死,还可有腹水和明显的出血,最终死亡 。 淳于意并非是不去替舍人奴治病,事实上,在当时条件下,这种病是一种不治之症 , 也许他已经遇见了很多次这种病例,然而都无法教活病人,所以只能是预测病情发展而留下很多遗憾了 。
【讲史论教】《史记》列传的名医淳于意,都有哪些高明医案记录,为何名气大
本文插图
据文献记载,这样的重症肝炎病例,淳于意还遇到过一次,依然只能预测而无法治疗 。 有一次济北王延请他去为自己的侍女切脉,诊到一个名叫竖的侍女时候,看上去,她一点也不像有病的样子,但淳于意却断定:“竖伤了脾,不可过于劳累,接照病程进程,明年春当吐血死 。 ”他就问济北王:“竖有什么能耐?”济北王回答:“她能歌善舞 。 ”济北王接着问: “难道她有病?”淳于意回答道:“竖身怀重病,是必死之症,虽然看上去她的气色没有什么异常 。 ”济北王看看侍女没有一点病态的样子,以为不然 。 等到来年春天,竖抱着剑跟随济北王去上厕所,济北王离开了以后,仍不见竖回来,就派人去找她 , 发现她倒在厕所里,吐血而死 。
【讲史论教】《史记》列传的名医淳于意,都有哪些高明医案记录,为何名气大
本文插图
淳于意认为她的病得之于流汗,流汗者病根在内而且重,头发可以长得滋润,因此断定患的是关内的病 。 淳于意把此病例归于同前述舍人奴一样的关内病,也认为是不治之症,即使是达官贵人的宠婢也照样没有办法治疗,可想而知当重症肝炎流行时人们的无奈和病情的惨状 。 淳于意发现了这种疾病,但没有指出这种病具有传染性,认识上还有不足之处 。 但不管怎么说,他留下的这些医案,为后人认识和治疗重症肝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
【讲史论教】《史记》列传的名医淳于意,都有哪些高明医案记录,为何名气大
本文插图
淳于意对医疗寄生虫病也有较高的造诣 。 有一次遇到一个病女名薄吾,她患的病十分严重,已经奄奄一息 。 很多医生诊治后说是发寒热到了后期,是必死之症,无法治疗 。 淳于意切脉后断定:“这是蛲虫病 。 ”蛲虫病的症状是腹部较大,而且皮肤黄粗 。 根据淳于意的判断,再去看薄吾的腹部,果然如此 。 淳于意用一小撮芫华熬成汤药,让病女服下,立刻排出好几升蛲虫,病情大为减轻 。 经连续用药,三十天后薄吾恢复了健康 。 淳于意认为蛲虫病得之于寒湿 , 这是和现代医学认为蛲虫比较喜欢潮湿的周围环境的观点相一致的 。 至于他认为“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的观点 , 只是限于当年的医学科学水平与认识,是可以为今人所理解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