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在这座城市 , 有这样一群80后、90后年轻人 , 他们自发组织了一个又一个志愿者服务队:参与社区物资保供任务 , 开展线上心理咨询 , 辅导医护人员子女课业……他们年轻而有担当 , 他们平凡却又伟大 。 他们用真心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 , 他们用爱和责任彰显青春的力量 。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文章图片

她叫杜诚诚 , 今年34岁 , 是武汉市青山区蒋家墩社区联泰小区的居民 , 也是社区里的残疾人协理员 。 因为疾病 , 她失去了一条腿 。 疫情发生后 , 她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 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社工中级职称的她 , 希望通过沟通帮助因为疫情而焦虑的人 。
晚上7点 , 杜诚诚打开电脑 , 登录公益心理咨询平台 , 为抗击疫情工作人员及家属、情绪紧张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询 。 杜诚诚说:"有的人总怀疑自己得病了 , 我觉得他们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焦虑 , 在家待久了 , 需要一个宣泄的场所 。 "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每晚3个半小时的线上语音、文字沟通 , 杜诚诚让对方充分倾诉 , 缓解压力 。 心理咨询工作结束后 , 她和社区的其他志愿者一起商量第二天物资订购、运输、付款等事宜 。 集中大批量采买的时候 , 杜诚诚要忙到凌晨一点多才能休息 。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文章图片

杜诚诚(左)和另外一位志愿者正在核对订购菜品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文章图片

志愿者刘梦雅和丈夫为小区居民设计订购图表
29岁的刘梦雅是一位青年创业者 。 疫情期间 , 她加入了联泰小树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 为社区联系调用运送物资的小货车 , 还利用专业优势 , 为居民开发了线上团购小程序 , 方便居民下单订货 。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文章图片

志愿者为社区找来的物资运输车
为了核对每位购买物资的居民信息 , 她的丈夫也加入到她的工作中 。 在连续工作5天后 , 他们终于完成了所有居民的信息表格制作 。 准确统计完所有住户后 , 她还单独统计了独居老人和不方便下楼的人 , 为他们采买、送货 。
刘梦雅发现很多居民喜欢晒美食 , 她计划着再开发一个小程序 , 让大家在微信群秀一秀厨艺 , 让在家的日子变得更有趣 。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文章图片

田恬是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 。 当她看到学校团委发起的"你我同是守护者"线上爱心助学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后 , 她立马报名参加了活动 , 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 一对一辅导医护人员子女的课业 。
"叮叮叮……"这是田恬给自己设定的闹钟 , 每天下午2点 , 提醒自己打开电脑 , 连接上微信语音 , 开启一堂线上教学课 。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文章图片

田恬辅导的对象是武汉江夏区大花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 他叫左宸佳 。 腊月二十九 , 他的母亲褚敏被召回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参与疫情工作 , 1个半月了 , 母子俩只通过视频见面 , 懵懂而敏感的左宸佳想起妈妈偶尔也会掉眼泪 。 田恬说 , "刚开始沟通的时候 , 他的学校老师跟我说 , 希望在我的陪伴下 , 孩子能够感受到温暖 , 心结能够得到一定的开解 。 "
面对新挑战 , 21岁的田恬全力准备起来 。 每天上午左宸佳上完学校的视频录播课后 , 下午她就负责课业辅导 。 尽管难度不高 , 但头一天她总会提前备课 , 想办法将知识点转换成小朋友接受的语言 , 同时还会考虑在课业辅导的间隙准备一些小游戏 。 刚开始的时候 , 俩人的称呼还很陌生 , 随着交流的深入 , 他们之间的氛围越变越好 。
网络辅导常常存在着视频掉帧、卡顿等困难 , 为了讲清楚一道题 , 田恬一边通着语音电话 , 一边拍照发送数学画图 。 左宸佳的爸爸左涛举说 , "田老师讲课很用心 , 也很有耐心 。 有一次 , 为了讲透一类加减计算题 , 她来回举例、列式子耐心讲了1个多小时 。 左宸佳很喜欢她 , 我个人也挺感谢她 。 这种志愿者活动为像我们这样的(医护人员)家庭解决了不少问题 。 "
志愿者@战“疫”一线的80、90后
文章图片

田恬耐心辅导课业
像田恬这样的志愿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还有很多 。 据了解 , 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已与2848名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开展结对辅导 。
志愿者田恬手记
由于自己的母亲也在一线工作 , 我更能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责任之重 , 也能感受到为人子女的担心与不安 , 这样的志愿活动 , 如果能缓解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 让他们在战"疫"一线更安心 , 那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