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国—世卫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

在结束对中国为期9天的考察后 ,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24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 介绍考察情况以及对中国及全球疫情防控的建议 。
标题:【「新冠肺炎」中国—世卫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积极评价中国抗“疫”举措】考察组发现 ,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23日至2月2日之间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 , 此后一直在稳步下降 。 新冠肺炎病毒的DNA没有明显变化 。 新冠肺炎在武汉的致死率在2%到4%之间 , 武汉以外的致死率为0.7% 。 轻度患者的恢复期约为两周 , 严重或危重患者的恢复期则为三周至六周 。
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以中国新冠肺炎病毒流行曲线图、湖北及湖北之外的疫情人数图等图表为例 , 再次强调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 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的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 已经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 。 此外 , 中国也在保护国际社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为各国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 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 中国正在采取谨慎、分阶段、有序的方式 , 逐步恢复社会、经济、教育和医疗等各部门的正常秩序 。 其他国家应迅速重新评估对中国采取的措施 。
北京联盟注意到布鲁斯·艾尔沃德说:在全球为疫情做应对和准备的过程中 , 我曾经像其他人一样有过这样的偏见:即对非药物干预措施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 很多人都会说现在没有药 , 没有任何疫苗 , 所以我们没有什么办法 。 而中国的做法是有什么就用什么 , 能怎么拯救生命就怎么拯救生命 。 事实证明中国的方法是成功的 。
布鲁斯·艾尔沃德对武汉人民为抗击疫情所作的牺牲表达了崇高敬意 。 他谈道:25年前 , 我曾经到过武汉 , 那时的武汉也许比现在小很多 , 但车水马龙 , 熙熙攘攘 , 充满活力 。 两天前 , 当我再次到达武汉时 , 一切变得不同 。 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 , 火车站非常现代化 , 然而一切变得沉寂 。 我们驱车途经的高楼大厦里亮着灯光 , 这是1500万武汉人 , 他们几个星期以来就这样待在家里 。 与我们共事的武汉同事告诉我们 , ‘这是我们的责任 , 我们必须保护这个世界不被病毒侵害 , 我们正在做自己应当做的’ 。
布鲁斯·艾尔沃德动情地说 ,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 世界需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作出的贡献 。 对武汉人民而言 , 世界欠你们的 。 当疫情结束时 , 希望有机会代表世界再次感谢武汉人民 。 听到布鲁斯·艾尔沃德的这番评价 , 现场的翻译人员在转述时声音听上去也有些哽咽 。
日内瓦当地时间2月24日下午 ,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日内瓦总部举行新冠肺炎疫情例行新闻通报会 。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会上介绍了专家组所提交的报告 。 谭德赛强调:考察组报告给所有国家带来希望、勇气和信心的关键信息是 , 这种病毒能够得到控制!
谭德赛谈到 , 意大利、伊朗和韩国新冠肺炎病例突然增加令人深感关切 , 出现许多关于这一现象是否意味着新冠肺炎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的猜测 。 这种关切和猜测是可以理解的 。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这已是世卫组织的最高警报级别 。 世卫组织是否使用大流行一词来描述一种流行病 , 是基于对这种病毒的地理传播、病毒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毒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持续评估 。 从目前评估来看 , 新冠肺炎还没有达到大流行程度 , 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病毒在全球不受控制地传播 , 也没有看到大规模的严重疾病或死亡 。 当然 , 这种病毒有大流行的可能性 。 对新冠肺炎现在使用大流行一词并不符合事实 , 而且肯定会引起恐慌 。
谭德赛表示 , 世界各地的流行病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各个国家 ,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 尽管中国境外新病例突然增加非常令人担忧 , 但大家需要了解事实 , 而不是表现出恐慌 。 恐慌不能防止感染 , 也不能挽救生命 。 现在是所有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集中力量做好应对准备的时候 。
各方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遏制疫情扩散上 , 同时竭尽所能为潜在的大流行做好准备 。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 每个国家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风险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 。 为此 , 各方须确保落实三个优先事项:所有国家都必须优先保护卫生工作者;必须让社区参与进来 , 保护最易患严重疾病的人 , 特别是老年人和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必须保护卫生体系最脆弱的国家 , 尽最大努力在有能力控制疫情的国家控制疫情 。
谭德赛呼吁 , 疫情是全球共同的威胁 , 我们只能一起面对并克服它 , 当各国、各地区和全球卫生组织、媒体、私营部门和世界各地人民采取共同行动时 , 就会显示出强大的集体力量 , 我们团结在一起就能赢得胜利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杨海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