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奸杀案嫌犯儿时难管,如何理解溯源童年?

28年前的“南医大女生被杀案”告破后 , 触发舆论广泛关注 。 尤其 , 对于嫌犯的“挖坟” , 各路媒体已经在路上 。 在最新的媒体报道中 , 嫌犯的堂亲(堂哥)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嫌犯很少返乡 , 基本上就是办完事就走;并且堂亲强调:“嫌犯儿时难管教”(长大以后 , 稳重很多 , 也收敛很多) 。 就事论事 , 要不是嫌犯被捕 , 可能堂亲这些记忆中的印象 , 就显得微不足道 。 然而 , 回到案情的底色里 , 这些细枝末节 , 却瞬间充满血肉 , 成为解构一个恶魔的基本物料 。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 犯罪心理学中 , 很重要的一环是:对犯罪行为的溯源 , 也就是从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 寻找触发犯罪的因素 。 这种“倒推”的目的 , 并不是要实证“事后诸葛亮的论断” 。 而是 , 从个案中寻找实体性的因素 , 以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去挖掘教训 , 以此警惕家庭教育的“陷阱” 。 当然 , 我们也要清楚一点 , “他儿时难管”和“他奸杀女学生”并不构成绝对性逻辑 。 但是 , 从行为的触动上 , 或多或少是有关联的 。 因为 , 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 很大程度上 , 可以追溯到童年 。 因为 , 就个体的认知习惯 , 从童年就已经形成框架 , 而日后的生活经验 , 知识获取 , 只是在框架的基础上 , 进行对应的提升 。 尤其 , 对于侵犯行为的认知 , 童年期就要明确是非标准 。 要不然 , 很容易在青春期后 , 误入歧途 , 惹出祸端 。 不过 , 就“奸杀行为”的触动 , 肯定是综合因素的推动 。 比如 , 对侵犯行为的毫无顾忌 , 对性知识的认知不清(性教育在28年前 , 应该是缺位较重的) 。 但是 , 为何要将其跟童年挂钩 , 这并不是从简单的因果关系出发的 , 而是从“行为习惯”决定“思维习惯”层面看待的 。 尤其 , 对于孩子的认知 , 基本上都是行为摸索式的 。 而非知道什么该做 , 什么不该做 , 才去具体的实践 。 所以 , 就“他儿时难管”的印象来讲 , 很大程度上 , 可以映射他26岁的魔性 。 起码 , 我们能从人性的构建中得知 , 人的异化不是瞬间的 , 而是长期的消解过程 。 而这也是“陈年旧案”破获后 , 更值得追问和深思的问题 。 说起贫穷 , 很难找到一个切入点 , 因为社会的弊病 , 往往被归咎于穷人 。 因为 , 导致犯罪的经济压力和儿童期发展之间存在很大关联 。 不过 , 我们要强调的是 , 贫穷并不必然导致犯罪 , 许多犯罪人并没有经济贫穷的问题 。 就“南医大奸杀案嫌犯”而言 , 总的来说 , 家庭条件并不算差 。 所以 , 贫穷的因素 , 应该不是主要的原因 。 但是 , 对于社会中的很多犯罪行为来讲 , 贫穷这一点不容忽视 。 当然 , 并不是说 , 贫穷只会导致“偷盗” , “抢劫”性质的犯罪 。 因为 , 这里所强调的贫穷 , 更强调一种氛围 。 很多时候 , 一些家庭因为经济问题 , 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异化 。 比如 , 自卑产生的自强(贫穷催发攻击性) 。 所以 , 就“南医大奸杀案”来讲 , 在具体案情分析的过程中 , 可以适当的复盘一下 , 当时嫌犯自身所处的家庭经济环境 。 毕竟 , 从社会环境风险上看 , 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 要知道 , 童年期的课后关照质量 , 也会影响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形成 。 20世纪90年代 , “挂钥匙的儿童”(从学校回家后 , 依然自己独处)应该很普遍 。 尤其 , 在国内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 这种时候 , 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 就会增加成年后的行为风险 。 当然 , 对于嫌犯来讲 , 这方面的因素参考性不大 。 因为 , 他54岁(1966年) , 意味着可能受到的学校教育更少 。 所以 , 这方面的考虑 , 可能更多是基于家庭关系中 , 父母的关系 , 兄弟的关系 , 也就是我们强调的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 。 比格等人指出:“家庭中减少苛刻 , 不一致的管教要求以及父母拒绝等不利条件 , 是每个有实验评估的父母教养干预项目的实质性核心成分 。 尽管强调过程的变量 , 但是 , 很大程度上 , 这种教育氛围 , 已经被广泛认可 。 所以 , 当案情逐步浮出水面时 , 也应该将嫌犯的过往生活彻底掰开 , 以此获得更全面的人性洞悉 。 当然 , 也要承认 , 外部社会风气的影响 , 也是较为重要的推动 。 就“南医大奸杀案嫌犯”而言 , 他作案时26岁(1992年) , 正值国内社会习气相对差的时期 。 那个年代“夜晚抢劫” , “打架斗殴”时有发生 。 甚至 , 很多小年轻 , 以此作为一种社会资本进行乱作为 。 目前 , 虽然 , 我们不清楚他当时的“作案动机” , 但是 , 从“奸杀”的事实来看 , “杀人行为”应该属于“性侵之后的止损行为” 。 因为 , 虽然当时的社会文化 , “受害者原罪”很重 , 但是 , 对于女学生而言 , 基本的维权意识还是相对较强的 。 所以 , 要是受害人不依从 , 侵犯者“很容易”被法理惩治 。 由此 , 推断案情的发展 , 也就会更为容易一些 。 当然 , 前面所强调的“溯源童年”到底跟作案行为是否有关联 , 这还要复盘嫌犯26岁时的行为状态 。 因为 , 作为个体来讲 , 如果以时间来衡量 , 会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 但是 , 连续性的特征中 , 所暗含在基本底色是一致的 。 不过 , 从“奸杀案”来看 , 我们还必须要直面国内的“性教育”现状 , 尤其在30年前 , 别说是小学生 , 甚至很多人已经步入婚姻 , “性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 。 这导致 , “性边界”是模糊的 , 是道德的 。 于此 , “强奸案”在当时发生很多 。 只不过 , 碍于市井文化的隐晦 , 很多“强奸案”都不了了之 。 要知道 , 在“奸杀案”中 , 也存在一种特别的“性别仇视” 。 一些人因个人经历 , 导致对女性的偏见很大 , 甚至上升到仇视的地步 。 这种时候 , 但凡行为失控 , 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 从这个角度看“南医大奸杀案” , 案情似乎就更加接地 。 当然 , 作为嫌犯而言 , 28年后 , 到底是否已经走向“自我修正” , 这确实不好说 。 但是 , 人们从他的社交账号昵称“一念一世界”中 , 却读出些许“无奈之悲” 。 说实话 , 如果不是28年前的魔性行为 , 他现在的生活 , 确实可以称得上“小确幸” 。 可惜 , 一念之差 , 毁掉别人 , 也毁掉自己 。 而“儿时难管”的印象也成为他一生的注解 , 被提起 , 被棒打 。 原创文章 , 谢绝转载 , 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