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警6月蝗虫“增加400倍”,别不把它当回事!

专家表示 , 如果境外蝗灾持续肆虐 , 夏季蝗虫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将急剧增大 , 建议政府协调各地区的预防工作 , 进行实时监测 , 准备足够的药品和农药喷洒设备 。 近2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侵害非洲东部和亚洲部分地区 。 据报道 , 当前的蝗灾始于红海附近地区 , 向西传播到东非 , 正在吞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吉布提、厄立特里亚、苏丹、南苏丹、乌干达、坦桑尼亚等众多国家的农作物;向东则通过伊朗进入南亚 , 已经迫使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政治宿敌携手展开抵抗蝗虫的合作 。 据统计 , 一个规模为1平方公里的小型蝗群一天内吃掉的农作物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口粮 。 巴基斯坦国家粮食安全与研究部部长巴赫蒂亚尔17日称 , 蝗群目前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边界 。 不少中国民众也开始担心:这批沙漠蝗虫会不会继续向东侵入中国领土、并给我国农业生产生活造成损失? 非洲:蝗虫洗劫饥饿的大陆 “毁灭性的蝗灾正在威胁数以百万计的饥饿人口” , 彭博新闻社18日报道称 , 在肯尼亚东南部某农场 , 人们一大早起来敲锅盆、吹口哨、鸣喇叭 , 试图赶走蝗虫 。 农妇穆索尼告诉采访人员:“现在我们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祈祷 , 祈祷上帝将蝗虫的嘴闭上 。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蝗虫专家克雷斯曼对彭博社说:“如果蝗虫在早晨进入农田 , 到中午就可以吃光整个农田 。 而土地是农民的全部生计 。 ” 据肯尼亚政府统计 , 目前该国已经有超过7万公顷的农田被虫群覆盖 , 每平方公里的农田能够容纳多达1.5亿只蝗虫 , 平铺面积接近250个足球场 。 目前肯尼亚境内的蝗虫群正向乌干达和南苏丹蔓延 。

专家预警6月蝗虫“增加400倍”,别不把它当回事!。

专家预警6月蝗虫“增加400倍”,别不把它当回事!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 , 这是东非2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蝗灾 , 16日蝗群首次在乌干达出现 , 乌干达政府召开紧急会议 , 决定动员军队动用直升机协助喷洒农药以保护农作物 。 据粮农组织统计 , 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 , 有超过1300万人正因蝗灾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 。 苏丹农业和自然资源部部长谢里夫上周与粮农组织代表帕帕加纳会晤时称 , 目前蝗虫的扩散也威胁到苏丹的粮食安全 , 苏丹政府计划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 。 蝗虫也正从索马里境内向南苏丹蔓延 , 每天的移动距离可达150公里 , 一天可摧毁约2500人一年的口粮 。 近期埃塞俄比亚的蝗灾也达到高峰 , 而埃塞目前只有3架用于喷洒杀虫剂的飞机 , 无法满足需要 。 联合国方面称 , 埃塞应对此次蝗灾的资金缺口达到7600万美元 。 目前 , 最大的蝗虫群已经逐渐接近位于埃塞大裂谷的主要粮食产区 , 形势十分严峻 。 蝗灾让印巴暂时携手 2月初 , 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 以应对在该国多地蔓延的严重蝗灾 。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近日访问巴基斯坦时强调 , 尽管该国蝗灾形势有所好转 , 但是必须尽快开展工作控制虫群 , 比如调动空军力量在空中喷洒药雾控制虫群 。 屈冬玉警告称 , 否则到4月虫群规模扩大时 , 将造成更大的破坏 。 巴赫蒂亚尔部长称 , 这是巴基斯坦自1993年以来再次遭受蝗灾侵扰 , 而今年的状况要比1993年的蝗灾更加糟糕 , 蝗灾从该国南部信德省和东部旁遮普省出现 , 首次波及该国西北部的开伯尔-普什图省 。 据《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采访人员了解 , 本次蝗灾从1月中上旬开始在巴出现 , 已持续近一个月 。 不少当地农民用的是在农田里敲鼓的办法 , 试图用噪音驱赶虫群 。 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助理教授拉苏尔对《环球时报》采访人员坦言:“派飞机喷洒农药是应对当前这种大规模蝗灾的最佳办法 , 但是巴基斯坦的相关资源比较有限 。 ”

专家预警6月蝗虫“增加400倍”,别不把它当回事!

沙漠蝗虫也使印度一些地方大面积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克雷斯曼上月访问印度时 , 称赞印度政府为遏制灾情所做的努力 。 据《印度时报》2月17日报道 , 在受灾最为严重的拉贾斯坦邦 , 当地的蝗灾防控组织负责人表示 , 目前蝗虫对农作物的威胁已经大幅减弱 , 除零星地区外 , 该邦灾情已完全可控 。 不过印度农业与农民福祉部国务部长乔达里近日表示 , 预计今年6月 , 印度西部沙漠地区可能出现规模更大的蝗灾 。 印度蝗灾防控部门已着手防控准备 , 并计划使用直升机和无人机灭蝗 。 印度政府官员还说 , 印巴也计划于6月再次召开蝗虫防治会议 , “两国将共同讨论防灾战略 , 并加强相互协调” 。 此前 , 印巴两国围绕此次蝗灾已经举行了5次高级别会议 。 巴基斯坦还考虑暂时中止对印度的贸易禁运 , 从印度进口杀虫剂等农药 。 为应对蝗灾 , 印度政府制订了总额超过12亿卢比(约合1.18亿元人民币)的救助计划 。 但媒体认为 , 这个数字“绝对不够”补偿农民的损失 。 根据粮农组织最新的报告 , 新一轮蝗虫迁徙已经开始 , 其中一些穿越阿拉伯海到达阿曼北部 , 并有可能继续向巴基斯坦西南部、伊朗南部和阿曼北部蔓延 。 伊朗农业专家米尔说 , 在2019年年初第一代沙漠蝗虫席卷伊朗之后 , 伊朗已经准备好与即将再次入侵该国南部的蝗虫群“战斗” 。 异常气候导致蝗灾泛滥 近期“绿天鹅”一词突然风靡 , 与“黑天鹅”不同 , “绿天鹅”指的是由于气候原因引发的灾难性破坏 , 它可能冲击社会生活、经济增长 , 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及风险 。 有报道指出 , 此轮蝗灾可能就是一只“绿天鹅” 。 “蝗灾肆虐东非 , 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国家地理》网站近日引用专家的话说 , 导致此轮灾害的昆虫名字叫“沙漠蝗虫” , 它们通常孕育在暴雨过后 , 在非洲和中东干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长时间的潮湿天气是主要罪魁祸首 。 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观察项目的研究表明 , 此轮蝗灾的成因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雨量增多的气候异常现象 。 雨水增多为蝗虫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 蝗虫群于次年分别向西进入东非 , 向东通过伊朗进入南亚 , 并逐步发展至今 。 报道说 , “沙漠蝗虫”平均寿命3个月 , 成虫产卵后 , 在适当条件下孵化成新一代的蝗虫 , 其繁殖能力能达到前一代的20倍 。 粮农组织专家克雷斯曼对《国家地理》网站说 , 蝗灾最严重时期可能尚未到来 , 他担心到6月 , “沙漠蝗虫”的数量将比现在“增加400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