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平日里 , 你一定对她们不陌生 。 家庭里 ,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 , 是母亲;工作中 , 她们是专家、是医生、是基层干部……面对疫情 ,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 , 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耐心和包容 , 为抗击疫情增添了温暖与力量 。
"女性之声"与澎湃新闻合作 , 上线"为巾帼澎湃" 专题 , 推出系列稿件 。
这个冬天
新冠肺炎疫情
突如其来又来势汹汹
危急时刻
无数女性舍小家为大家
逆人群而行 , 迎危险而上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守护生命是医者家风
早在1月25日(大年初一) , 浙江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医疗队的141人就向武汉进发了 。
杭州市中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吴春燕 主动请缨:"我已做好准备 , 如果有需要 , 请让我先上 。"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文章图片

吴春燕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作为医院优秀的护理技术骨干 , 吴春燕具有丰富的呼吸专科和危重病人医疗护理经验 。 作为医院内科护理"总带教" , 她曾参加过非典、禽流感等重大医疗防控的护理工作 。
吴春燕的丈夫在外地工作 , 孩子正在上高三 , 正是备战高考的关键阶段 。 丈夫和孩子听说她要前往一线参与救援工作后 , 虽然很担心 , 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 。 因为这些年来 , 他们这一家早已有了共识:"这是医生的职责 " 。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文章图片

黎伟珍身着三级防护在隔离病区工作
"妈妈 , 加油!小心点 , 别被传染了!"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黎伟珍, 最近也被13岁的大女儿"暖"到了 。 她家里有四个70多岁的老人、两个孩子需要照顾 , 尤其黎父是肾衰病人 , 需要定期透析 , 小女儿仅2岁 。 可她还是毅然报名投身到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 , 24小时吃住在医院 。 看着妈妈每天劳碌奔波 , 大女儿用暖心字条为妈妈加油 。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文章图片

有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 , 像她们一样 , 带着亲人的不舍与牵挂 , 毅然披上白色战袍 , 治病救人 , 以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忘我工作 ,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搏斗 。
勇于担当是党员本色
2月9日晚 , 当天津第五批援助武汉医疗队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出发时 , 医疗队副领队、天津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艳冬 手里捏着一张小纸条 。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文章图片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文章图片

"支持你服从党的安排 , 对党要忠心 , 对国要尽力……要为人民吃苦、解忧 , 早日战胜疫情 , 胜利回家 。"纸条上的这段话 , 是王艳冬90岁的老母亲写给她的 。
王艳冬的母亲退休前是原天津手表厂的工会主席 , 有66年的党龄 。 知道出征武汉消息的那天 , 王艳冬跟母亲说:"妈 , 我今天要参加医疗队 , 晚上就出发……"听到这句话 , 母亲虽有万般不舍和担心 , 但还是说:"我绝不拦你 , 但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那天 , 习惯午睡的母亲没有休息 , 在房间默默待着 。 王艳冬拖着行李出门时 , 母亲坚持要送她出门 , 用颤巍巍的手塞给了女儿这样一张纸条 。
这不仅是一位母亲的嘱咐 , 是一位老党员的担当 , 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 更是一份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都不可或缺的情怀 。
小家大爱是无私奉献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需要 , 江苏医疗队作为第一梯队 , 支援湖北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 , 首批需要医务人员135名 。 在接到通知后 , 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纷纷请战 。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文章图片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EICU护师刘丽 是一名党员 , 也是一位待嫁新娘 。 由于疫情防控任务紧急 , 她为了参加此次的任务 , 和家人商量后推迟了婚期 , 报名参加江苏援湖北医疗队 。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文章图片

没有哪位准新娘不对婚礼充满憧憬 , 没有哪个女孩不希望以一种浪漫的方式度过自己人生这一重要时刻 。 然而 , 在疫情面前 , 许多女性和刘丽一样选择了推延婚期 , 她们爱小家也爱大家 , 关键时刻愿为大家舍小家 。
疫情■为巾帼澎湃|唯有祖国与爱不可辜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