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捐不捐款,需要道德绑架吗?

名人捐不捐款,需要道德绑架吗?

泰山雪景 作者:萧仲文 新冠疫情防控当前 , 社会名流纷纷捐款捐物 , 再次展现了“一方有难 , 八方支援”的民族传统 。 从非典疫情防控到汶川地震救援 , 再到新冠疫情防控 , 每临大灾大难 , 绝大多数社会名流慷慨解囊 , 给身处灾难的人们以希望 , 给社会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 体现了中华民族枝干相持、荣辱与共的相互扶持精神 。 但是 , 总有一种声音 , 一会儿说李嘉诚分文不给 , 一会儿说潘石屹一毛不拔 , 一会儿说谁谁捐少了 , 总是把矛头对准富人名企 , 以道德之名发泄不满 , 这种逼捐给人极大不适感 。 殊不知 , 以道德之名逼社会名流捐款捐物 , 表面看是义正辞严的声讨 , 实则是毫无底线的“仇富”行为 。 我们是法治国家 , 捐款捐物必须出自行为人的主观意愿 , 捐与不捐或者捐多少 , 伦理道德没有约定 , 法律法规没有强制 , 我们不能以“劫富济贫”的思想裹挟舆论 , 逼迫别人就范 。 无论是普通人 , 还是社会名人 , 都不该被逼迫捐款 。 理性讲 , 社会名流捐不捐款以及捐多少 , 都得看人家乐不乐意 , 那种将是否捐款、捐款多少与富商名人品德挂钩的声讨 , 比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痛更可恶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这是中国的千古名言 , 更是做人处事的遵循 。 须知 , 我国慈善事业走到今天这般兴旺发达 , 不是靠逼捐完成的 。 回望过去 , 从山区助学扶弱、脱贫攻坚扶贫助残 , 再到地震救灾、抗疫救灾 , 社会名流们从未停止慈善的步伐 , 所谓“为富不仁”不过是极少数现象 , 这种以偏概全的认识 , 带歪了慈善初衷 。 必须看到 , 慈善也是一种精神追求 , 以致有部分社会名流做慈善很低调 , 不喜欢在媒体面前抛头露面 , 默默付出不为公众熟知 。 有些人以“社会成全了某某人成功 , 某某人理应回馈社会”的思维怒喷富人 , 实际上是“仇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 对于成全公平正义并无益处 。 如果我们凭主观臆测给人扣上无良商人、缺德企业家等标签 , 换来的只会是人心隔阂和阶层疏离 , 长此以往 , 谁还愿意捐款捐物? 弘扬慈善公益 , 眼光不能老盯着富人名企 , 更需要多些从普通人做起的务实行动 。 尤其需要人们放下偏见 , 少些聚焦富豪的道德绑架、仇视名企的舆论裹挟 , 少用网络暴力制造声势 , 让慈善行为变味变质 。 不管“潘石屹们”在抗疫救灾中有没有捐款 , 那都是人家的自由 , 我们没有横加指责的资格 。 须知 , 以道德之名谴责怒喷他人 , 换来的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恶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