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就可以确诊,却需要五天,这是问题的症结。

特殊时期 , 需要特殊的手段 , 这是一个统帅的基本素质 。 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本来就可以拍一张ct就可以确诊 , 却要进行十多项检查 , 客观上贻误了宝贵的时间 。 自从政府发布疫情和封城之后 , 造成的后果就是草木皆兵 。 大批患者涌入医院 。 很多人就是普通的感冒 , 由于恐惧心理 , 也纷纷涌入医院 , 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而成交叉感染 。 试想一下 , 武汉每年到了冬季 , 都会有上百万人的感冒 。 这一百多万人的涌入 , 给医院造成多大的压力 。 问题是 , 这一百多万感冒的患者中 , 只能有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人是被感染者 , 如果聚集到一起 , 就会传染给普通感冒者 。 那么要想避免交叉感染就必须快速诊断 , 让诊断后的患者快速离开医院回家隔离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 但是 , 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恰恰相反 。 医院对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都要进行十多项检查 , 这些检查做完之后至少需要五天的时间 。 那么这些患者就需要在医院长时间的排队 , 还要从家里到医院几个来回 。 传染的风险不可预知 。 比如我们上医院看病 , 不管你是什么病 , 都需要验血 , 验尿 , 验便 , 血压 , 血糖 , 心电图 , 还有艾滋病检查 , 这个过程极其繁琐 , 而且缺一不可 。 我曾经因为艾滋病的检查和医务人员发生了争吵 , 他们说这项检查是卫生局要求的必检项目 。 所以没办法 , 只能做这项检查 。 一个普通的感冒患者 , 做这么长时间的检查 , 在人群密集中等待 , 最终没有感染的患者也被感染了 。 而那些被感染者在这漫长的等待中 , 病情进一步恶化 , 等到五天后被确诊了 , 也经变成了重症患者 。 疫情如战场 , 时间就是生命 。 在战场上 , 一个聪明的指挥员会根据敌情 , 短时间内做出决断 , 哪怕一分一秒都会影响战争的成败 。 可是 , 看看我们的医疗系统呢 , 就在这漫长的检查之中贻误了战机 。 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关健点就在肺部 。 肺部 , 肺部 , 肺部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只要肺部有磨玻璃信号 , 就可以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马上进行隔离收治 。 有的人一定会问 , 那么最终这个患者不是新型状病毒肺炎怎么办?我想说的是 , 难道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不需要治疗吗?答案是 , 同样需要治疗的 。 先把他治好了再说 , 如果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更好吗?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 , 就是如果肺部检查没有查出磨玻璃信号 , 会不会漏诊呢?我说的话 , 可能会漏诊 , 那也不要紧 。 当这个患者没有查出磨玻璃信号 , 说明他是轻度患者或者是疑是患者 , 先回家隔离观察 , 如果病情回重 , 再回医院做肺部检查 。 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患者在医院聚集 , 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 而这个肺部的ct检查 , 如果简化程序的话 , 大概只需要十多钟就可以搞定 。 以往的ct检查 , 都是先拍片子 , 然后两个多小时以后来取片子 。 这回就可以简化为不取片子 , 由医生直接进驻拍片现场 , 直接在电脑上看片 , 看完片马上给出结论 。 如果这样的话 , 十分钟就可以检查完一个患者 , 患者就不必在医院长时间等候了 。 网上的信息已经透露 , 核酸检测盒也不精确 , 也存在很多漏检的患者 。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相信这个检测盒呢? 这一次的疫情 , 彻底暴露了我们医疗体制的僵化与冗余 。 一味的迷信医疗设备 , 而不相信医生的经验 。 有医生透露 , 她已多次向上反映 , 采取肺部的ct检查来确诊患者 , 始终没有回应 。 足见官僚作风多少根深蒂固 。 这是一场战役 , 需要指挥员当机立断 , 刻不容缓 。 如果还不改变思路 , 固执已见 , 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