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都考

方言谓之“圪都” , 就是将五指收拢 , 攥在一起 , 伸可击物 , 举可炫耀 。 大裤衩播音员称之为“拳头” 。 说起拳头 , 各地的方言里叫法很多 , 如:“槌头” , 几乎大江南北都说 , 河北、山西、陕北、内蒙西部、青海、甘肃、湖南、湖北、云南、江西 。 也有写作“锤头”的 , 如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人》:“昭人谓拳曰定子 , 或曰锤头 。 ” 雁北人亦称拳头为“槌头” , 但是更多人说“圪都” , 如雁北民谣曰: 冷蛋子大小像圪都 , 捣烂尿盆捣死猪 , 柳树捣成干圪枝 , 庄稼捣得没法收 。 那么 , “拳头”为什么又叫“圪都”呢?实际上 , “圪都”就是“拳头”的古代发音 。 从“圪都”到“拳头”的演变 , 揭示的正是汉语音变过程中“尖团合流”和“同音位互转”现象 。 先说“拳头”之“拳” 。 许慎《说文解字》云:“手也 。 巨员切”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拳) 手也 。 合掌指而为手 。 ”可以看出 , 在古代 , “手”和“拳”是一回事 , 就是将五指收拢 。 而现代人所说的“手” , 古代称“掌” 。 所以段玉裁注言:“合掌指而为手” 。 “拳”之古音 , 秦汉时期(上古)拟音为“gron” , 唐宋时期(中古广韵)拟音“giuen”(王力) , 元代《蒙古字韵》拟音“gien” , 《中原音韵》拟音:“khiuen”(宁继福) , 现代汉语“quan” 。 可见 , “拳”之声母 , 从秦汉到唐宋 , 一直是“g” , 元代由“g”转为“k” , 属同音位互转 , 近代又由“k”转为“q” , 实为“尖团合流”所致 。 再看“头”字 。 繁体为“頭” 。 《说文解字》:“頭 , 首也 。 ”后人由“头”之“首”义 , 引申出许多义项来 , 如“事情的开端” , 叫“从头、起头” , “族群的首领”叫“头人” , “第一次”叫“头次” , “物的两端或末梢”叫“×头” , 如“船头”、“桥头”、“枪头”等 。 “头” , 上古拟音“do” , 《广韵》拟音“deu”(王力) , 《蒙古字韵》“dew” , 《中原音韵》“teu” , 现代汉语“tou” 。 可见 , “头”之读音 , 从秦汉到唐宋 , 其声母均为“d” , 在元代中期 , 转为“t” , 也属于“同音位互转”现象 。 仔细甄别 , “圪都” , 当为秦汉时期“拳头”之读音——“gron-do” 。 因为“拳头”是人类自身携有、随手可用的武器 。 旧时的晋北 , 乡野山村 , 街头闾里 , 有事没事 , 互相比试比试 。 与“现代拳击”不同的是 , 乡野赛事简约而粗犷 , 没有主办单位 , 也不戴手套 , 且不计分 , 浑身上下都是有效部位 。 最主要的 , 是所用“术语”叫法有别 。 如“拳头” , 我们叫“圪都”;“击” , 我们叫“擩”或“掟”;“击倒” , 我们叫“一圪都打趴下”或“一圪都擩那儿了” , 整个比赛过程 , 我们叫“打架” 。 因为“打架”这种赛事确实有伤风化 , 故古有“君子动口不动手”之说 , 今有社会治安条例之规定:凡未经备案的该类赛事 , 一律视为非法 。 非法的事 , 老百姓一般是不会干的 。 所以 , 现在街头巷尾 , “打架”的事少见 。 女人的圪都称为粉拳 。 通常少女撒娇时 , 会给你一圪都 , 因为少女打过来的拳头没有力气 大多还会有脂粉气味 , 所以多用粉拳来形容女子柔弱可爱 。 但彪悍农妇就不能用粉拳一词来形容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