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隋朝,岷州那场疫,刺史辛公义何其爱民哉!
说说隋朝时 , 发生在甘肃岷州的那场温疫 , 刺史辛公义何其爱民哉! 武汉肺炎来袭 , 看微信朋友圈 , 好像非常严重了 。 此时的我 , 又怎能置之事外?但自己又无能为力 , 也不敢乱转发别人的文字 , 怕被传谣 。 我只能说说我所知道的一段古史 , 这段古史刚好与疫情有关 。 那就让我来说说 , 隋朝时 , 发生在甘肃岷州的那场温疫;说说同样面对疫情 , 岷州刺史辛公义 , 是如何处置、如何爱民的!看他是不是 , 只会在坐在政府的会议室里 , 开开会 , 指指示的 。 不 , 他就是不怕死的 , 是敢在第一时间亲身到疫区 , 深入其中 , 身先士卒的 。 读罢 , 这才觉得 , 岷州刺史辛公义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 且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七的记载:隋灭陈后 , 辛公义因功被任命为岷州刺史 。 当地风俗很怕疫 , 假如一个人得疫病 , 全家人都躲避他 , 因此患病的人大多数死亡 。 辛公义于是分别派遣官员巡行管辖地 , 凡是患病的人都用床运来安置在厅堂里 。 夏天流行瘟病时 , 病人有时候到几百人 , 厅内廊下全都住满了 。 辛公义亲自摆放一榻 , 把办公室设在其中 , 从白天到黑夜面对病人处理政务 。 所得俸禄全部用来买药 , 用来请医为他们治病 , 亲自过问病者的情况 。 病人已经病愈的 , 辛公义便叫来他们的亲属 , 教导他们说:“生死皆由天命所定 , 亲人得了疫病 , 哪里会相互传染的?我坐卧都在其中 , 假如说要传染 , 我早就死了 。 ”病人的亲属都很惭愧 , 称谢而去 。 后来有人患病 , 病人就争相跑到辛公义处 , 病人的亲属就劝其留在家中养病 , 从此人们开始互相关爱 , 当地的这种陋俗于是就被改变 。 隋唐时代的刺史 , 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 , 因此与新冠状病毒始发地的武汉市委书记级别相当 , 他居然是这样爱民如子的?真不敢相信这些作威作福的封建官僚们有如此的举动 。 但我们知道 , 封建社会的官僚是没有自己的吹鼓手的 , 这些史料是经过改朝换代的后人写的 , 真实可信 。 这节史料唯一值得批判的就是辛公义这个家伙真不懂科学 , 以死生有命的道理来说明 , 没得疫的人是不会被已得疫的人传染的 , 这是太错特错的 。 但我们也不能强求一千多年前的人要象现代的人一样有科学素养 , 事实上人类历经过多次重大疫情 , 每次发生时 , 总是有人不会被感染 , 总是有人会活下来的 , 所以辛公义的“无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辛公义何许人也?据史料记载 , 他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 , 北周武帝宇文邕曾召他入露门学 , 命他讲授道德义理 。 北周建德初年 , 授为宣纳中士 , 跟随北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北齐后 , 又历任掌治上士、扫寇将军 。 隋高祖杨坚在北周担任宰相时、授其为内史上士参与处理机要之事 。 隋开皇元年 , 官授主客侍郎 , 兼任内史舍人的差使 , 赐爵位为安阳县男 , 领食邑两百户 。 在隋灭陈后 , 因功被任命为岷州刺史 , 后调任牟州刺史 。 仁寿元年 , 补任扬州道黜陟大使 。 跟随隋炀帝出征至柳城郡时逝世 , 当时年六十二岁 。 附史料原文:“以驾部侍郎狄道辛公义为岷州刺史 , 岷州俗畏疫 , 一人病疫 , 阖家避之 , 病者多死 。 公义命皆舆置己之听事 , 暑月 , 病人或至数百 , 厅廓皆满 , 公义设榻 , 昼夜处其间 , 以秩禄具医药 , 身自省问 , 病者既愈 , 乃召其亲戚谕之曰:“死生有命 , 岂能相染!若相染者 , 吾死久矣 。 ”皆惭谢而去 。 其后人有病者 , 争就使君 , 其家亲戚固留养之 , 始相慈爱 , 风俗遂变 。 ”
推荐阅读
- 谨防被贴条 说说停车要注意的那点儿事
- 从一件小事,说说我为什么一点都不担心美国疫情。
- 微信乱带路 在美帝10来年 说说最近的情况
- 说说《西游记》中的那些事,及“人心”是什么?
- 说说黄宗羲定律
- 说说转基因
- 说说「门当户对」的问题
- 说说武汉作家“方方”之流的真实面目……
- 侠客岛:都来说说 复工咋就这么难?
- 单从李医生被训诫一事说说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