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是何面目?

大多数人听到王重阳和全真教的名字 , 还要归功于金庸 。 正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 才让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这位不世出的开创一派的道教宗师有了若干了解 。 当然 , 囿于武侠小说的情节设定 , 王重阳在书中主要是以武侠宗师外加抗金战士的身份出现 , 对于他在道家学理、理论阐释和实践方面几乎没有着墨 , 这自是小说家言 , 和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和全真教大相径庭 。 全真教兴起的历史背景 大师早有言 , 中国学术思想有三大分期 , 也可以说有三大变化 。 一是先秦诸子 , 百家争鸣 。 二是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三是宋元之际 , 儒释道三教并举 , 互相融汇 。 释道入儒 , 理学方兴;儒道入释 , 禅宗大起;而儒释入道 , 才有全真教的兴起 , 成为中国后世北宗主流 。 明、清以后的道教,即以全真道为其中坚骨干 。 全真道的学理与方法 , 完全近于禅宗北宗渐修的路线 , 而且又富有儒家与宋代新兴理学家的精神 。 王重阳和他的徒弟们 , 生当衰乱之世 , 华夏丘墟 , 一变历来神仙方士、符菉法术的道术 , 提倡敦品励行、修心养性的渐修教化 , 以民间讲学传道的姿态 , 尽力保持国家民族文化的元气与精神 , 可谓用心良苦 , 功德无量 。 王重阳其人其事 当宋徽宗政和二年间(公元一一一二年) , 这位皇帝正在玩他那一套书画、蹴球、修炼神仙道术的时候 , 在陕西的终南山下刘蒋村中 , 出了一位为后世道教全真道的祖师王重阳 。 王重阳 , 原名中孚 , 字允卿 , 后来修道 , 改单名为嘉 , 字知名 , 道号曰重阳 。 王重阳自幼便慷慨好义 , 不拘小节 。 在二十岁左右 , 便中过进士 , 很有文名 。 后来“靖康之变” , 北宋灭亡 , 天下大乱 , 人至相食 。 王重阳家本是大户 , 邻里三百多户趁乱打劫 , 家财为之一空 。 官府率兵捕获 , 将要依法处置 。 王重阳不同意 , 说:“乡人饿荒 , 拾路所得 , 吾不忍置之死地 。 ”当时的人都很佩服王重阳的德行 。 自古修行者必有仁心 。 以王重阳事观之 , 此言不欺 。 金海陵王正隆四年 , 一天 , 王重阳忽然感叹说:“孔子四十而不惑 , 孟子四十而不动心 。 予碌碌如此 , 不亦愚乎?”自是之后 , 任性而为 , 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 亲戚朋友都讨厌他 , 叫他“害疯来” , 也就是得了精神病 , 疯子 。 王重阳大笑接受了这个称呼 , 因此便自称王害疯 。 后来 。 传说王重阳遇上吕洞宾化身的点化 。 就修道了 。 修道后的王重阳一路要饭来到终南山 。 在南时村修筑庵观 。 起封高数尺 , 圹深丈余 。 自称为活死人墓地 。 又号行菆 。 也就是活动的棺材 。 以方牌挂其上 。 书云:王害疯灵位 。 自作歌:“活死人兮王疯乖 。 水云别是一般谐 。 道名唤作重阳子 。 谑号称为没地埋 。 来者路 。 不忘怀 。 行瓒须是挂灵牌 。 ” 这一段 。 就是金庸《神雕侠侣》中有关终南山“活死人墓”的来源 。 再之后 。 王重阳携罐行乞东行 。 在山东登州点化了当地的富豪马宜甫 。 就是后来重阳门下称为七真的首徒马丹阳 。 之后陆续收了谭玉、王处一、郝升、丘处机、刘处玄、孙不二(马丹阳之妻) 。 “七真”之名,从此兴盛 。 当然 。 在每一个收徒过程中 。 都有种种灵异、神通之事 。 全真教上都有记载 。 有兴趣者自可查阅 。 金丹一粒误先生 从王重阳事迹看来 。 如果推开神仙的道业不谈 , 另从国家民族兴亡的角度 。 来看衰乱时代中仁人志士的用心 。 便会使人发生无限的感慨 。 少年的王重阳,是一个有丰富学问的人 , 而且任侠重义 , 豪气凌云 。 他生当衰乱之世 , 自己眼见要遭遇到亡国灭种的痛苦 , 况且正当“南渡君臣轻社稷”的时代 , 时势环境迫得他无力挽回绝对的颓势 , 便只有创教立宗 , 以保持文化精神在宗教社会之间了 。 宋人有反游仙诗说吕纯阳: 觅官千里赴神京 , 得遇钟离盖便倾 。 未必无心唐社稷 , 金丹一粒误先生 。 虽然是别有寓意的幽默话 , 但是也确有至理 , 发人深省 。 以此观照王重阳和全真道的事迹 , 又不胜有观今鉴古之叹! 公众号:夜读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