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榴莲君按 第一次看到下面这张照片 , 还真的没反应过来 。 做了母亲的李娜眉眼间温柔太多 , 母性的光芒就这样自然的释放了 。 喜欢李娜 , 喜欢她的性格 , 喜欢她是个有思想、独立、不装的女人 。 关于孩子 , 李娜也有自己的见解 。

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李娜和姜山抱着小宝宝 , 喜悦溢于言表 。

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最近 , 她又跟几位明星妈妈一起参加了新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 。

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本期我们来看看李娜的育儿观 。 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一锅端” , 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让自己与大多数人一样 , 一旦超越了大众约定俗成的那条界线 , 就会立刻招来他人的口诛笔伐 。 许多人都在用教练教给他的生活方式生活 , 用父母的生活方式生活 , 唯独不敢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 而我 , 就像众多模具中的一个手工制品 , 挣扎着想要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 因此经常让大家觉得奇怪:你怎么就那么特殊?你凭什么就那么特殊?我并不是特殊 , 我只想跟随内心深处的呼声生活 。 我曾经对朋友说过:我将来的理想是当个家庭妇女 , 姜山到哪儿我就到哪儿 , 这是我理想或者梦想的一种生活方式 。 但我也知道 , 完全当家庭妇女肯定会与社会脱节 。 我不希望看到自己落后于时代 。 这几年姜山全身心围绕着我转 。 我退役后 , 他去哪儿我就会跟着他去哪儿 , 不一定在武汉 。 姜山不喜欢小孩 。 他觉得小孩都太闹了 , 但我还是很渴望有孩子 。 当我离开网球场时 , 我会和姜山讨论一些关于未来的规划:我们都一直很抵触将小孩交给父母带这件事 。 以前对国外的教育不了解 , 当我们有机会走出国门 , 看到国外的小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时 , 我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 如果将来真的退役有了小孩 , 我一定是全身心自己带 。 小孩的第一个老师就是父母 , 我必须要亲手抚养自己的孩子 。 如果可能 , 我希望小孩受到与我完全不同的教育 , 我不希望孩子进学校后受中国教育模式的影响 。 我跟我妈聊天时 , 她会习惯用这样一些句式:你听我的 ,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 我心里说 , 那可不一定 。 ……当我有了孩子 , 我不能再用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来教育他/她 , 我要给他/她足够的尊重和自由 , 我要给他/她说“不”的权利 , 我要让他/她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梦想 。 在中国做个孩子太难了 , 竞争者数量众多 , 资源有限 , 孩子们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强 , 容易产生攀比心 , 价值观容易扭曲 。 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孩子 。 姜山也有同感 。 他觉得中国人的不自信是产生于家庭和教育 , 说得再实在一点 , 都是家庭造成的 , 因为父母老是告诉孩子要去做什么 , 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了 。 而且父母们总是采用说教的形式 , 不停地对孩子唠叨:“你该洗漱了!”“你该睡觉了!”“学习去!”一切行为都是在大人的约束下形成的 , 小孩自己就不知道做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 , 就造成他的不自信 , 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存在的问题 , 除非父母敢采取放养式教育 。 中国小孩的不自信来自于父母 。 为什么外国人都比中国人自信?因为老外的孩子都是自己长大的 。 我们在国外待了很多年 , 大家都看到外国人怎么带孩子 , 对孩子的主动性从不约束 。 孩子会觉得 , 只要不是违法的 , 或是有严重错误倾向的 , 都可以去尝试一下 , 比如我今天选择打网球 , 或者选择读书、打篮球、玩游戏 , 他都会很自信地自己选择 , 然后去做 。 中国孩子遇事先想“我可不可以做” 。 这样长大以后 , 遇到事情都会根据惯性先问:“这样可以吗?行吗?”这两种状态出来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 同样读完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 甚至同样读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孩子 , 学识也许相仿 , 但他们的内在修养差别极大 , 他们以后的发展也会完全不一样 。 这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应该来源于父母 , 根本不是学校教的 。 学校教的只是知识 。 我们小学课本最开始告诉你:爱人民、爱祖国 , 到大学才教你:不要随地吐痰 。 这其实完全是错误顺序 。 我最恨自己打球时没有自信 , 长期在运动队 , 集体式的教育 , 导致自己做任何抉择时都总在犹豫 , 没有自信 , 不敢肯定这件事做得对不对、做完后会得到什么结果 。 运动员们可能更会被这个问题困扰 , 因为自己要频繁面对输赢 , 从小面对的东西特别直接 。 教练喜欢通过比较来打击球员的自信 , 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 , 这也是不科学的 。 每个人都不一样 , 没有什么可比性 。 现在我们俩的家里就基本不放奖杯 , 不放任何关于网球的东西 。 就是不想以后小孩会有“我妈妈是谁 , 我爸爸是谁”的优越感 。 我也不会刻意跟孩子说你妈妈原来是网球运动员 。 如果把孩子养在国外的话 , 我们就必须跟着孩子过来 。 我们俩想的是 , 小孩18岁以后自由选择一切 , 包括在哪里生活 , 我们都不会再去干扰他们的人生 。 我们看过王志文演的电视剧《天道》 , 里面有句话我们很同意:养儿不防老 。 如果我们要孩子 , 那一定是因为喜欢孩子 , 自愿对他尽义务 , 并不是等我们老了希望他来赡养我们 。 我们俩的想法是 , 等我们老了就去敬老院之类的地方 , 我们不希望给自己的小孩带来负担 。 榴莲EDU整理自李娜《独自上场》 , 版权归属原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