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1月19日 , SpaceX公司完成了为NASA提供近地轨道载人服务的最后一项测试——“飞行中发射中止测试” , 用一枚真实的猎鹰9火箭将“载人龙”飞船发射升空 , 并在途中模拟发射失败的宇航员救生场景 。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这个测试有什么用? 这还得从空气说起 。 在飞船发射过程中 , 高速流动的空气会对飞船产生阻力 , 这个阻力大致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式子中 , 阻力因子C和面积S都是常数 , 影响阻力的只有空气密度ρ和速度V 。 随着火箭加速 , V当然是持续增加的 , 但是同样随着高度的提升 , 空气密度ρ又会下降 。 因此在火箭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 , 会出现一个阻力最大的点——最大动压点 , 也叫“max-Q” 。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在上面这张图里 , 红线是速度 , 蓝线是空气密度 , 绿线就是动压 , 能看到绿线有且仅有一个峰值 。 那么 , 如果在这个最大动压点附近飞船能够安全救生 , 那么在其他阻力更小的情况下救生应该也能做到 。 SpaceX和以前的测试有什么不同? 在NASA的传统中 , 新飞船需要进行实际的飞行逃逸测试 , 不过传统上是用较小的火箭搭载发射 。 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美国最初的载人航天计划“水星”中 。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用于“水星”飞船逃逸测试的“Little Joe”火箭 在阿波罗计划中 , 上升段逃逸测试用的火箭升级为“Little Joe II” 。 在阿波罗计划的第三次飞行逃逸测试(A-003)中 , 由于故障 , 火箭陷入了不可控的旋转中 , 最终在低空解体 。 而逃逸系统成功将阿波罗飞船的模拟返回舱在火箭爆炸时“拽”了出来 , 生动直观地体现了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 “阿波罗上升逃逸测试” 最近的一次上升段逃逸测试 , 是2019年7月2日进行的“猎户座”飞船逃逸试验Ascent Abort-2 , 采用的助推火箭则是“和平卫士”洲际导弹的固体一级发动机SR118 。 “猎户座飞船逃逸测试” 不过 , 与SpaceX的测试相比 , 细心的读者朋友应该发现了些许不同 。 “猎户座”飞船逃逸发动机点火时 , 助推火箭并没有停止燃烧 , 而是在飞出画面前持续工作: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而根据SpaceX公布的遥测画面来看 , 在“载人龙”飞船的发动机点火后 , 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就关机了 。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根据NASA局长布里登斯廷在测试后的发言 , 逃逸过程中的最大过载是3.5g左右 。 “这令人印象深刻 。 ”他说 , “本以为(逃逸过程)会很粗暴 , 但数据并非如此…这给了宇航员信心 , 如果我们不得不启动逃逸程序 , 乘坐体验不会那么糟糕 。 ” 3.5g是什么概念呢 , 是前一阵子出现故障的波音“星际客机”飞船的发射过载上限 。 也就是说 , “载人龙”飞船在最大动压点附近的逃逸加速度 , 近似于载人发射的正常加速度 。 作为对比 , 阿波罗飞船和联盟飞船的逃逸过载都在10g水平 , “猎户座”飞船的逃逸塔也继承这种优良传统 , “跑赢”了还在工作的固体火箭助推器 。 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 , 还是在于飞船选择的逃逸方式不同 。 飞船的逃逸方式有哪些? 总的说来 , 在发射阶段采用的逃逸方式主要有弹射座椅逃逸、逃逸塔逃逸和推式逃逸三种 。 弹射座椅逃逸主要用于早期载人飞船 , 以及美苏两国的航天飞机 。 由于只能在发射的前几十秒保护成员 , 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 。

任念东:马斯克“炸火箭”,什么水平的操作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弹射座椅设计 逃逸塔逃逸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逃逸方式 , 美国的阿波罗飞船、联盟飞船、神舟飞船、“猎户座”飞船 , 都采用了由固体火箭发动机组成的逃逸塔 。 固体逃逸火箭的特点就是瞬时推力大、初始推力大 , 因此初始加速度大 , 能够尽快把航天员带离危险区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