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冬青奥会冰壶训练日 上演“咆哮游戏”
新华社洛桑1月17日电(记者罗鑫)“Hurry hard!Hurry!Hurry!(意思为快速擦冰)”17日 , 洛桑冬青奥会冰壶混双比赛迎来赛前训练日 , 因赛道狭长 , 各国队员之间“打配合”的“咆哮声”时不时响彻尚佩里冰壶馆 , 而此时英语成为大多队员之间互相沟通的通用语言 。
----特写|冬青奥会冰壶训练日 上演“咆哮游戏”//---- //
1月14日 , 中国队选手裴君杭、刘彤和翟志鑫(从左至右)在比赛中 。 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摄
在冰壶运动早期 , 这项运动也被称为“The Roaring Game(咆哮游戏)” , 因石头在冰上滑行时发出的声音而得名 。 而此时在冬青奥会赛场 , 在混双比赛的特别赛制下 , 血气方刚的队员们为了加强沟通 , 上演“咆哮游戏” , 不过这次“咆哮”的是运动员 。
按照冬青奥会冰壶混双比赛规则 , 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名性别相异的选手组队进行淘汰赛 。 此次有48支队伍将在接下来5天的时间里决出冠军 。 中国队四名选手分别和捷克、土耳其、丹麦和波兰队选手进行组队 。
中国冰壶队三垒队员刘彤说:“我这次和土耳其队一名男队员组队 , 虽然我们母语不同 , 但是通过简单的英语表达加上手势比画 , 目前来说配合得还不错 。 对于我们而言 , 这不仅是一种技战术的交流学习 , 更是对沟通能力的一种锻炼 。 ”
“虽然今天训练时间不长 , 但是收获非常多 。 这种赛制形式很新鲜 , 开拓了我的视野 , ”刘彤说 , “不过毕竟不是用母语 , 沟通上有时候还是存在挑战 。 因此未来我还要加强英语学习 , 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 ”
刘彤说:“我目前在比赛训练之余每天努力坚持花一个小时进行英语学习 。 一方面促进与外教的沟通 , 另一方面参加国际赛事也有助于与对手沟通 。 到时候考大学 , 英语也是必考科目 。 ”
推荐阅读
- 「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推迟奥运不违背《奥林匹克宪章》 给北京冬奥会带来机遇
- [每日谈资]镜头特写过她的下巴,看得女孩都羡慕了,蒋依依仰头大笑时
- 『不违背奥林匹克宪章』国际奥委会:推迟奥运不违背《奥林匹克宪章》 给北京冬奥会带来机遇
- 『惊心动魄十小时』特写:惊心动魄十小时——西昌森林火灾中的一场城市保卫战
- [英国英鸟]新冠死者裹塑料袋横尸街头,特写:厄瓜多尔疫情震中
- 「鸡鸣」特写:解封后的“鸡鸣三省”县
- 世英说时尚:特写镜头拉近后,网友:给摄影师加鸡腿!,景甜节目中蹲下换鞋
- 早知道@p图都没这效果,鞠婧祎的鼻梁到底多优越?看到特写镜头下的她
- 『植物』冬青树应该怎么养?做好这几点就够了
- #东京#北京冬奥组委:将评估东京奥运新日期带来的影响 确保冬奥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