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很重要,但我们是否低估了异议的价值?
“意见一致有风险 , 各抒己见有好处 。 ” 《异议的力量:为生活和职场中的“捣乱者”辩护》
内容简介我们一致认为 , 共识是好的 。 但遗憾的是 , 尽管群体的智慧可能是回答琐碎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 但真理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民主 。 为了和谐与凝聚力 , 群体决策通常不会质疑群体成员广泛认可的假设 , 一致意见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 在本书中 , 作者提出 , 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异议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 异议促使我们质疑现状 , 重新思考先入为主的观念 。 当持异议者挑战多数派意见时 , 就会敦促多数派围绕问题的各个方面搜寻信息 , 并考虑新的想法 。 的确 , 异议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具创造性和更好的决策 。 也许最出人意料的是 , 要获得这些效果 , 异议本身是否正确并不重要 。 无论持异议者本身是对是错 , 都能帮助群体更加接近真理 。 作者简介查兰·奈米斯(Charlan Nemeth)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 , 目前住在旧金山 。 书籍摘录前言 一个关于共识与异议的新故事(节选) 本书主要讨论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这个问题 , 具体来说 , 就是讨论在做判断时如何应对其他人的影响 。 达成共识的多数人与提出不同意见的少数人 , 会对我们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 本书将告诉读者 , 多数人达成的一致立场 , 即使是错误的 , 或者与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不符 , 也有可能动摇我们的判断 。 无论我们是否同意大多数人的观点 , 它都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 这是共识的一个隐藏得更深的特点 。 不知不觉中 , 我们就会从多数人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 无论是搜集、理解信息 , 或者运用某种策略来解决问题 , 还是寻找解决方案 , 我们都会站在多数人的角度 , 思路也会受到限制——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 总的来说 , 如果采纳多数人的观点 , 我们做出的决策就不会十分高明 , 思维也不会富有创造性 。 少数人发出的不同声音也会影响我们 , 持不同意见的人也能左右我们的观点 。 尽管他们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 但最终也有可能让我们同意他们的观点 。 在说服我们的过程中 , 持不同意见的人对“为什么”和“如何”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与大多数人不同 。 他们的劝说更间接 , 需要的时间更多 , 说理时的起承转合也更加微妙 。 也许最重要的是 , 异议还会影响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 影响我们的立场或决定 。 面对异议 , 我们的思维不会像我们面对一致意见时那样狭隘 。 事实上 , 异议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 。 如果没有异议 , 我们往往各行其是;与之相比 , 在面对不同意见时 , 我们的思维更加开放 , 可以从多个思考方向中做出取舍 。 我们会考虑更多的信息、更多的选择 , 会使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 我们的思维将更具发散性和创造性 。 所以 , 异议对于决策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总的来说 , 共识有损于决策的质量 , 而异议有益于决策的质量 。 尽管异议对我们是有益的 , 但让持有异议的人站出来唱反调却并非易事 。 当我们的想法或者信念与周围人不同时 , 我们就不敢确定自己到底对不对 。 事实上 , 我们往往认为“真理存在于数字中” , 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派时 , 我们就会认为错的人肯定是自己 。 此外 , 提出异议常常会遭到嘲笑或拒绝 , 因此我们担心害怕、犹豫不决 , 甚至畏缩不前、三缄其口 。 但是 , 有意见却不发表出来 , 就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 如果个人不愿意发表意见 , 群体就会蒙受损失 , 错失机遇 。 更糟糕的是 , 如果一个群体迫于形势 , 只从某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 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 , 就有可能做出非常糟糕甚至是致命的决定 。 1978 年 , 距离圣诞节还有 3 天时间 ,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 173 号班机从纽约肯尼迪机场飞往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 按照计划 , 飞机先经停丹佛市 , 然后在下午 5 点多到达波特兰 。 机上一共有 196 人 。 机组人员都有丰富的飞行经验 。 看起来 , 一切都非常顺利 , 没有任何异常 。 当飞机接近波特兰准备放下起落架时 , 突然 ,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 , 飞机开始震动并打起转来 。 肯定出问题了 。 机组人员怀疑起落架到底是放下了还是锁死了 。 他们可以肯定飞机出问题了 , 但他们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问题 。 飞行员决定中止着陆 , 着手查出问题并确定最佳行动方案 。 于是 , 飞机被切换至等待航线的模式 。 在当时看来 , 这似乎是一个谨慎且明智的决定 。 在随后大约 45 分钟的时间里 , 机长和机组人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 并动员乘客做好思想准备 。 可以说 , 机上所有人安危与共 。 但是 , 飞机的燃料即将耗尽 , 又一个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 从丹佛起飞时 , 飞机携带的燃料足够他们抵达目的地 , 但就在他们全神贯注地考虑起落架问题时 , 燃料慢慢地耗尽了 , 而机组人员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 事实上 , 由于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 他们根本没有计算燃料还可以坚持多长时间 。 随着燃料耗尽 , 引擎一个接一个地停止运转 。 下午 6 点 15 分左右 , 飞机一路俯冲 , 坠毁在波特兰郊区 。 坠机地点距离机场只有 10 千米 。 飞机几乎是从空中直接坠落到地面 , 造成 10人死亡(包括2名机组人员和 8 名乘客) , 还有 23 人受重伤 。 这次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呢?这里没有“非常嫌疑犯”;机组人员既不存在经验缺乏或者睡眠不足的问题 , 也不存在玩忽职守或者吸毒行为 。 之所以发生这起悲剧 ,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 机组人员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 至少没有坚定地发表意见 。 这是为什么呢?
推荐阅读
- 『每日法律常识』注意:员工离职时,单位常有的两个违法行为(重要的是法律后果)
-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萦绕在耳边,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 「国内」当我们谈"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男子”时,我们在谈什么
- 快乐1062:?聚焦 | 昨晚,我们和深圳交警一起“抓醉猫”!结果…
- 田立萍:“有她在,我们很安心”——北京社工田立萍抗疫一线勇担当
- #风筝#风筝事故频发 拥挤的城市空间我们还能放风筝吗?
- [神游天下]菜吧:特色民宿究竟“特”在哪里?
- 「搜狐新闻」新晃铁警开展防洪应急演练大练兵
- 『此时红河』起诉离婚老婆不对?红河这起“离奇”案件给我们一个警醒
- 「威海市妇联」威海市妇联举办信息化、智能化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