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海归”设计可循环使用环保快递袋 被质疑用公益圈钱
很多创业项目的初衷是让人便利 , 但快递循环袋小蓝袋不是 。
它很麻烦 , 要求人们在收到快递后不再将快递袋一扔了之 , 而是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 归还早了有奖励 , 若还晚了还需要付费 , 如果请人上门收也可以 , 但一样需要付费 。
这个想法直击的是我国蓬勃发展的电商业和快递业所带来的副作用——难以估量且寿命只有一次的快递垃圾袋 。
项目的解决思路是设计出可以重复使用30次以上的循环小蓝袋和方便居民归还的小蓝桶 , 通过增加快递袋使用频率 , 达到减少垃圾的目的 。 虽然大多数人能理解这是为了环保 , 但落实到日常中是人们需要改变习惯并且多掏钱 , 普遍认可度并不高 。 还有人直接在知乎上质疑该项目:用公益圈钱 。
“大家认可环保 , 然而一旦需要付出一些东西 , 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 , 多数人都会犹豫 。 ”项目创始人王曦说 。 她很“拧巴” , 一面是环保主义者 , 想要通过项目吸引更多人参与环保;一面是CEO , 不断地算着支撑企业运营的经济账 。
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姑娘不断迭代方案降低用户参与门槛 , 挨个说服电商、快递企业、用户关注垃圾危害 , 还深入行业 , 体验打包员、分拣员、快递员各个职业 , 从而搭建其整个循环体系 。
没有KPI , 她竟然对垃圾最感兴趣
王曦瘦瘦高高 , 戴着一副眼镜 , 笑起来眼睛像月牙儿 。
1986年出生的她从小就是典型的好学生 , 成绩总拿第一 , 并顺利地考上清华大学 , 读研究生时又到了美国乔治城大学 。 留学期间 , 她成为央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的特邀海外研究员 。
硅谷的创新氛围和创业者的思维带给这位好学生强烈的冲击: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的初衷是满足人们的交流需要 , 布莱恩·切斯基创办Airbnb是因为租不到想要的房子 , 尼克·伍德曼创办GoPro是想记录自己的冲浪瞬间 。
这些人首先考虑的不是赚钱 , 而是解决痛点 。 这让王曦自问:“在没有严格KPI的考核下 , 我会对什么有好奇心?”
答案竟然是——垃圾 。
在家乡哈尔滨 , 小时候的王曦每当看见收垃圾的大爷在打包塑料瓶子和纸箱 , 都要驻足观察很久 。 上大学时 , 她还和拾荒者们一起到北京著名的垃圾集散地东小口研究垃圾的源头和去向 。
王曦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电商业和快递业蓬勃发展 , 她尤为注意快递垃圾 。 这是增长速度最快 , 也是最易被忽略的垃圾来源 。
2019年12月16日10时58分 , 中国快递业2019年第600亿件快件诞生 , 中国的快递业务量规模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 , 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一半以上 。
“剁手党”习惯了拆开快递拿出心仪的物品 , 然后将快递袋随手一扔 。 鲜有人注意到 , 每一个快递至少有一个包装 , 当快递小哥递到用户手中意味着快递袋使命完成 , 以塑料、纸箱为主的快递包装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垃圾 。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显示 , 2017年全行业使用了110.5亿个包装袋、8亿条中转用塑料袋、48亿个封套、4亿卷(91米/卷)快递胶带、不超过12亿个包装箱 。
然而 , 快递包装垃圾回收成本高、利润低 。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显示 , 目前我国快递包装垃圾总体回收率不足20% , 其中纸盒回收率不到一半 , 塑料袋和填充物等回收率几乎为0 。 与此同时 , 国内多个垃圾场发出了提前满了的讯号 。
除了数据 , 王曦身边的人也因为一些环境问题生病 。 她成了一名环保主义者 , 尽量不点外卖 , 不网购 , 在餐厅用餐会主动要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
推荐阅读
- #咖啡馆#Julien's咖啡馆品牌视觉设计
- 搜狐新闻@湖北襄阳:消防部门集中排查快递分拣点
- 『上游新闻』重庆一快递车运输途中起火 希望你的包裹没事
- 无接触@北京为有序放开快递等人员进小区部署系列措施
- 【星辰在线】长沙开启品牌设计培训云直播 设计新秀与大咖零距离互动
- 「中国质量万里行」“丰巢快递柜账号”注销后疑似未按约退款
- 方案▲两部门:低风险地区社区建立快递员、配送员准入机制
- 佛山在线@广佛文化使者探讨非遗文化传承 用设计活化非遗项目
- 「平安哈尔滨」给快递包裹“加点料”——平房公安分局友协派出所推出反电诈宣传新手法
- 春城晚报■“喂,货咋还没送到?”大理快递小哥:我路上捡了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