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秋梅:雪域高原上的“犁牛博士”

  【爱国情 奋斗者】

  光明日报记者 尕玛多吉

  在雪域高原西藏 , 有这样一位女性科技工作者 , 30多年与犁牛为伍 , 研究犁牛的生存、繁育、遗传多样性等 , 在犁牛胚胎移植、犁牛遗传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 , 不仅填补了一项项空白 , 而且部分研究成果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为西藏犁牛科技和“三农”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她就是被称为“犁牛博士”的藏族女科学家姬秋梅 。

  “痴心一片”为犁牛

  1964年出生在拉萨市当雄县一个牧民家庭的姬秋梅 , 放过牛、喝过犁牛奶也穿过牛皮袍 。 “原以为犁牛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 不承想 , 竟成了我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 ”说起当初为何选择这一专业 , 姬秋梅笑着说是命运使然 , “因为在牧区生活过 , 自然知道其中的苦 , 没想到考完大学最终等到的却是一份畜牧兽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 ”1988年 , 姬秋梅从西藏民族大学毕业 , 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 。

  青藏高原犁牛数量占全世界犁牛总量的90% , 但在姬秋梅刚参加工作时 , 西藏犁牛生产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 为开展犁牛资源现状调查 , 了解第一手资料 , 她主动要求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羊八井切玛乡畜牧草原综合实验点 , 担任农科院在该乡实施的“草场、畜医综合服务项目”执行人 。 当时 , 她是实验点唯一的女性 。

  那时 , 她经常骑着单车走村串户 , 实地了解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 , 并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调研笔记 。 “犁牛很通人性 , 接触多了 , 每次去农户家里 , 都对我哞哞大叫 , 像是在欢迎我 。 ”此时 , 姬秋梅已对犁牛“痴心一片” , 她从最初的遗传资源调研开始做起 , 开始了全新的西藏犁牛科研工作 。

  “刀尖”上的责任与担当

  2002年 , 姬秋梅出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 2004年 , “西藏犁牛研究与发展中心”挂牌成立 , 她担任研究中心主任 , 这是全国唯一的犁牛研究机构 , 标志着犁牛研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

  2006年 , 在海拔4200多米的当雄县 , 通过胚胎移植的3头犁牛顺利产崽 , 这标志着西藏开展数十年的犁牛胚胎移植研究项目获得成功 。 姬秋梅说:“这一技术就是借腹生子 , 培育优秀的犁牛品种 。 ”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 ,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有效解决了犁牛品种退化、提高犁牛生产性能、缩短犁牛生产周期 。


推荐阅读